黄国祯:看“翻转课堂”如何翻转传统教学模式
日期: 2015-11-25 作者: 供稿单位: 宣传部

  (校新闻中心学生记者团 实习记者 凌佳乐)翻转课堂,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缘何出现?其影响力为何这么大?老师该如何上好翻转课堂?11月20日,台湾科技大学黄国祯教授向师生一一解答。

  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回家作业,把上课老师讲解和回家做练习的时间“翻个跟斗”,这种全新的课堂理念被称为“翻转课堂”。黄国祯指出,传统讲述式教学面临着学生理解程度不一,学生应用知识的过程缺乏指导,师生互动机会少等众多问题,而翻转课堂正是这些疑难杂症的“克星”。

  2006年德国幼教专家经过调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每天看电视少于一个小时的儿童画出的人像更全面,更丰富。“长期习惯于接受资讯的小孩子会不习惯思考。”黄国祯解释,“而看电视少于一小时的小孩,习惯思考,会解释,能消化。”因此,要让孩子多思考,多互动,多参与,强化他们的认知成长。翻转课堂正是应用了这种理念,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

  传统教学模式延续了这么多年,课堂能不能真正翻转起来?黄国祯觉得,这不仅需要学生努力,教师更应该一马当先。“教师要坚持翻转课堂对学生有益的信念,在思想上引导学生,使学生也能产生对翻转课堂的信心。”黄国祯说。

  “翻转课堂的视频不是用来预习的,而是自学的!”黄国祯认为,虽然视频可以用网上现成的,但很多经验证明,老师亲自录制的视频会让学生更有想看的意愿,因为在“翻转”的过程中有权威和感情在起作用。不过这些视频必须和老师上课讲解具有一样的效果,才能使学生达到自学的程度。

  与此同时,老师应该提供明确的学习引导,选择合适的学习互动平台。黄国祯选择了慕课学习互动平台(MOOC)。他把教学视频上传到该平台供学生观看,并要求学生写下感受和思考,这能够迅速、直观地反映出学生是否认真地观看了视频;师生之间在该平台上的交流,又能反映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让老师能够及时地对此做出解答。

  课堂翻转,如何做到既不失上课活跃自由的氛围,又能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到东西?黄国祯提出“同侪互评法”,即让学生相互评定的方法。其优越之处在于,评定别人之前,学生往往会把自己的作业按考核标准进行补充和完善。

  “让知识变得有用。”黄国祯提醒大家不能忘记翻转课堂的意义。他说,老师在课堂上应该设计一些针对知识运用的活动,进行拓展和延伸。



编辑: 陆沛恩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