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讲座】余华做客师大,谈文学的创作与接受(图)
日期: 2017-04-12 作者: 供稿单位: 宣传部

  (校新闻中心学生记者团 孔晓睿 黄盈卓)4月6日晚,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会在我校人文学院报告厅举行。著名作家余华作客师大,与同学对话交流,分享写作心得,探讨人生困惑。

 池亨颖 应文希 摄

  “不要低估读者对悲剧的接受程度。”

  电视剧与电影版本的《活着》,都对主角福贵的悲剧性结局作了改编。交流会伊始,就有同学提出小说《活着》的影视翻拍问题。

  余华解释说,与张艺谋合作电影时,小说《活着》尚未正式出版。出于对观众可能无法接受悲剧结局的考虑,他采取张艺谋的建议改编剧本,给了福贵一个尚有希望的结局。后来,孟京辉导演打算将《活着》改为话剧时,也有类似想法。但余华拒绝了。此时小说已经出版20年,读者群体的扩大让他有底气坚持按原著表演。

  孟京辉版话剧也正因其忠于原著的原汁原味获得业界好评。“所以,在文学与影视作品中,我们不要低估观众对悲剧的承受能力。”余华认为,《活着》的读者与观影者对于悲剧都有较高的接受程度,在初步的痛苦体验后,都能重归平静,并深思自我的生存状态,这是悲剧给予人的力量。

  “作品的呈现无法摆脱作家自身的成长环境”

  在被问及自己的写作风格与同时代的莫言、路遥相比时,他说:“我只是依靠文学的方式去写作,写作能体现一个作家是否负责任;每个人的人生不一样,文学作品也不一样,是没有对错的。”

  在他看来,作家的作品呈现无法摆脱自身成长环境的影响。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他说:“我小时候住在医院里,家对面就是太平间,每天都有很多农名来卖血,后来又在乡村医院当牙医......生活造就了日后写作中涉及到了很多死亡。”

  余华说:“我没有上过大学,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小学也是在文革中读完的。”他坦言自己在生活中是个没耐心的人,不会外交辞令,只是在社会环境里被逼迫着成长,所以文字里透露出的只有简单、朴实、直接。

  以坚持的姿态、公正的态度写作

  难得和知名作家近距离接触,在场同学们纷纷抛出写作问题请教。回顾自己的写作历程,从最开始的“边拔牙边写作”,到93年辞职写电视剧剧本,05年回到杭州真正开始创作。余华也经历过一边工作一边写作的困难状态,他鼓励文学爱好者权衡好生活与爱好去创作。“写作时一个关乎坚持的问题,坚持下去你就会成功的,只是看你自己对成功的界定在哪里。”

  余华的作品蕴藉着一种广阔的笔调,这种特殊的文风多来自生活。余华说,思维和价值观是塑造如今写作风格的重要因素。想要拥有广阔的写作视角,联想十分重要,需要在联想中寻找到写作的切入点,挖掘出一个事件并不断扩展链接。也要将自己的价值观摒弃,以一种公正客观的角度去写作,过于计较会使观点和思想变得狭隘。

  当然,写小说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有很多困惑。人物、故事、情节、对话如何安排;应酬太多,没有安静的写作氛围……这都是余华目前的困惑。“但是困惑意味着你还会改变,这是积极的因素,活到老,困惑到老。”余华意味深长地说。



编辑: 张玲珑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