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18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浙江师范大学引起强烈反响。1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思政理论课教学研讨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志山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使人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的重要基础。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个方面提升自我,按照“八个统一”的要求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切实提升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成效。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苏煜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深刻指出了办好思政理论课的重大意义、方向目标、任务举措,为我们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指明了方向,是我们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工作的根本遵循和指引。当前,思政课建设有保证、有支撑、有力量,有基础,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思政理论课教师要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朱前星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理论课教师“6条标准”和思政理论课“8个相统一”的要求,内涵丰富、意蕴深刻,体现了强大的逻辑力量,具有强烈的国际视野、前瞻视野和时代视野,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坚定了作为思政理论课教师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鲍江权表示,作为思政理论课教师要切实加强自身专业知识修养和道德品质涵养。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不同专业的特点,抓住学生的思想困惑提高课程的针对性,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做到因材施教、言传身教、知行合一。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西祥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既阐明了思政课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关键作用,也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期望。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申唯正表示,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思政课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认真讲好思政课,自觉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引领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据悉,学校已于近日启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课教学展示研讨活动。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在现有基础上,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继续推进思政理论课改革,探索思政课+大思政的融合育人模式,进一步提高思政育人成效。
摄影:傅栋、杨树
编辑:朱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