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方言学团队在语保工程中做出重要贡献
日期: 2021-04-22 作者: 供稿单位: 中国方言研究院

419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首席专家、核心专家组组长、浙师大中国方言研究院院长曹志耘教授出席会议,并在会上作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报告。浙江省“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先进个人王洪钟教授、王文胜教授等在省教育厅分会场出席会议。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召开。


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田学军表示,在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同时,要科学保护好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促进语言资源的开发利用。



会议总结了语保工程一期建设经验,表彰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部署了语保工程二期建设工作。此次会议得到了媒体的高度关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中央电视台、人民网、光明日报、新华社等一系列媒体都予以了深入报导。曹志耘先后接受了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等重要媒体的采访。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于2015年启动,是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实施,国家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语言文化类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语言资源保护项目,现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语言资源库和采录展示平台,已出版标志性成果《中国语言文化典藏》(20卷)和《中国濒危方言志》(30卷)等。2019年,为期5年的一期建设顺利完成,对全国语言方言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抢救性调查记录,一大批濒危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得到科学系统的调查保护。



曹志耘介绍,一期建设完成了1712个调查点,调查收集到123种语言和全国各地方言的原始语料数据1000多万条,其中音视频数据各500多万条,总物理容量达100TB。一期建设参与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达350多家,组建专家团队1000多个,投入专业技术人员4500多名、语言方言发音人9000多人。参与工程的机构和人员之多,是我国历史上乃至世界上同类工程中前所未有的。


目前,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建设已正式启动。二期建设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此前调查收集的语言资源进行科学系统的整理加工和全面深度的开发应用,建成准确权威、开放共享的语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产出系列标志性成果,全面提升我国语言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同时还将对一些持续濒危的语言方言开展调查保护,编写出版语言资源集、濒危语言志等内容。


前期,浙师大人文学院、中国方言研究院承办了第六届中国语言资源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工作会、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二期规划研讨会等系列重大学术活动。学院教师共承担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课题20余项,多项课题获得优秀。




编辑:赵菡婧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