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留学生叶书华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来中国学习 为人生“充电”》
日期: 2021-11-26 作者: 供稿单位:


11月26日,浙师大留学生叶书华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来华留学生讲中国故事》栏目发表文章《来中国学习 为人生“充电”》,向大家讲述她参加浙江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故事,表达了对汉语的热爱,以及对浙江师范大学及老师们的感恩之情。



来中国学习 为人生“充电


学习中文完全改变了我的人生。


我是一名来自非洲肯尼亚的留学生。2017年,我在莫伊大学选择辅修专业时与中文结缘,中文学习之旅就此开始。


我与中国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到上海参加夏令营。夏令营期间,置身于浓浓的中华文化氛围中,我开始对其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心生向往。通过不懈的努力,我终于在2019年8月如愿以偿地收到了浙江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浙江师范大学是我中国梦开始的地方,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为我的中文学习之旅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先后两次受邀加入团队,和中国同学一起参加浙江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什么选择参赛?这与我的家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来自肯尼亚的一个小村庄,一个经常会因为暴雨停电的地方,有时停电甚至会持续1个月之久。第一个项目的主题是发明一种便携式、高效率、低成本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当我了解到它可以解决家乡电力短缺的问题时,毅然加入团队,参与到比赛筹备当中。


在第二个项目中,我负责比赛的陈述和答辩。为了尽可能完美地展示项目成果,每天的排练必不可少,有时会排练到深夜,甚至让我与凌晨的月亮有了好多次邂逅。如果说,有什么比月亮的温柔陪伴更温暖,那一定是和队友们同甘共苦的经历。我们一起实地考察、收集数据,一起熬夜排练、拍摄视频……“声音可以再响亮一点,要有感染力”——在平常练习时,老师也会耐心指导,帮我提升表达能力。为了精益求精,答辩内容根据比赛的要求做了很多改动。最具挑战的是,比赛前一周,原本安排好的陈述从英文改成了中文,意味着我必须用所剩无几的时间练习长达十几分钟的中文内容。我十分忐忑,担心会因为自己的发挥影响到团队的成绩。但老师、队友们给了我很多暖心的鼓励和帮助,他们不厌其烦地听我的每一遍陈述,帮助我反复纠正发音和语调。越来越熟练的表达让我鼓起了直面比赛的勇气,坚定了我的信心。


受疫情影响,比赛在线上举行。比赛当天,第一次面对大型赛事的我十分紧张。上场那一刻,团队齐心协力奋斗的一幕幕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是啊,夜以继日的努力给了我直面挑战的底气,老师同伴们的殷切期盼给了我向前的力量。我做了几次深呼吸,将所有不安抛之脑后,熟练地用那练习过上百遍的陈述内容向评委们介绍起了我们的项目。最终,两个项目都在浙江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斩获银奖,为学院、为我自己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来到中国学习、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经历也在为我的人生“充电”。这份生命中独一无二的财富,将激励我回国后为家乡、为肯尼亚、为非洲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感谢老师、同学及家人们一路上对我的帮助和支持,更要感谢那个在奋斗路上永远不服输、不放弃的自己!




编辑:赵菡婧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