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刊发浙师大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成果
日期: 2022-07-02 作者: 供稿单位: 非洲研究院

6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整版刊发了浙师大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成果系列文章。该项目由浙师大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教授领衔,阐释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五位一体’ 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战略路径探索与实践创新研究”,旨在深刻阐述“五位一体”的理论内涵与价值,实践路径与模式。


项目子课题负责人王珩、周倩、吴卡、张建珍、徐薇等分别从中非人文、发展、安全、生态文明、卫生健康等视角进行阐述,探索中非合作发展道路的新理论、新思想,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启示。



中非人文共同体: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王珩 柳喆勐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坦桑尼亚发表演讲时指出,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2018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强调,中非要携起手来,共同打造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幸福共享、文化共兴、安全共筑、和谐共生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了典范,其中,人文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前提、文化基础和文明纽带。构建中非人文共同体对于继承和发扬中非友好合作精神、提升中非双方的思想自主性与软实力、夯实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民意基础、助力中非关系行稳致远,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


文化是造成国家或社会发展悬殊的重要原因,前世界银行非洲顾问委员会委员丹尼尔•埃通加-曼格尔认为,非洲需要一个文化调整计划,在教育、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四个方面进行和平的文化变革。非盟《2063年议程》将文化和价值观作为优先领域,敦促各国采取实际行动实现思想自立与文化复兴。从内部看,文化是推动非洲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外部看,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前提和价值观基础,是实现思想共建、知识共享和文化共通。推动中非文化共兴,就是要促进中非文明交流互鉴、交融共存,拉紧中非人民的情感纽带,为彼此文明复兴、文化进步、文艺繁荣提供持久助力,为中非合作提供更深厚的精神滋养。


中非人文共同体有精神指引。中非双方在反帝反殖的斗争中结下了牢不可破的兄弟情谊,在发展振兴的征程上走出了特色鲜明的合作之路,在纷繁复杂的变局中谱写了守望相助的精彩篇章,缔造了“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主持公道、捍卫正义,顺应时势、开放包容”的中非友好合作精神,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树立了光辉典范。


中非人文共同体有机制保障。中非开启外交关系66年,中非合作论坛22年,中国-南非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启动五周年,机制化平台为中非人文共同体建设奠定扎实基础。几乎所有中非合作论坛非方成员都加入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大家庭,为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注入了强劲动力。


中非人文共同体有现实动力。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国积极同非洲开展减贫、卫生、教育、科技、环保、气候变化、青年妇女交流等社会领域合作。中非全面深化文化、媒体、科技、智库交流,通过加强交流、提供援助、分享发展经验,进一步促进中非民心相通,帮助非洲国家提高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为非洲经济发展创造内生动力。


中非关系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秘诀”,就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结合《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中非合作论坛达喀尔行动计划 ( 2022- 2024年)》等文件要求,构建起以“真、实、亲、诚”的政策观、正确的义利观、合作共赢的发展观,多层次结合、多领域融合、多主体聚合为特色的中非人文共同体,创建实践领域、创设实践平台、创新实践主体。


创建实践领域。继续加强文化交流、媒体合作、学术智库、民间交往、医疗卫生等主要领域的交流,拓展生态、旅游、人工智能、气候变化、数字经济、减贫发展等新兴领域的合作,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方式赋予中非人文共同体新动能。


创设实践平台。发挥中南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示范辐射作用,完善中非智库、媒体、地方论坛和中非未来领袖对话等机制平台,拓展中非气候变化论坛、数字伙伴计划、影视合作新平台,提升合作水平与成效,稳中有进推动中非民心相通、文化互通和文明互鉴。


创新实践主体。举办中非青年服务论坛和中非妇女论坛,让中非青年妇女参与创新创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社会发展的资源库、中非关系发展的主力军、中非传统友谊的使者。发挥华侨华人作用,在国际舞台讲好中非友好、共同富裕的故事,提升话语权和影响力。


中非发展共同体:经济基础与合作价值

周倩 姚园园


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通过理念为先、发展为基、民生为本、安全为要、生态为继,关注可持续性的理论创新,构筑“知识与文化、发展与利益、卫生与健康、和平与安全、生态与治理”五位一体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进程中的一次先行先试。其中,中非发展共同体是新时代中非互为机遇、互为支撑、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结构,是中非关系“命运与共”“机遇与共”的基本诠释。


中非发展共同体体现互利合作。中非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战略关系高度提升、共同利益深度契合、双边互信加深的现实结果,体现了中国对时代发展脉络的深刻把握。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合作关系正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期,中非双方进一步在互利共赢基础上开展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潜力、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协同效应,这对于未来中非双方发展、安全、稳定等核心利益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中非经济的互补性较强,在此基础上,中非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深入。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双边贸易额自2000年的873.7亿元增长至2020年1.3万亿元。2021年中非贸易额达2540亿美元,同比增长35%,再创历史新高。中非蓬勃发展的经济关系,不仅对中国发展战略期的拓展与延伸有重大意义,也将对未来全球国际体系的转换进程与变革走向产生多方面的重大影响。


中非发展共同体体现责任共担。权利共享、责任共担是中非合作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中非之间的发展状况和现实诉求都不同,而且双方的战略需求、合作方式也在不断调整和变化中。因此,在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中非正以开阔而全面的视野,结合双方发展战略的需求,对接新时代中非合作关系的战略目标,以政策调整、体制创新、机制完善、手段拓展等路径,切实做到责任共担、发展与共。在实际推进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中国正在加快建设E洲区域国别研究以及智库建设,为中非合作提供人才及智力支持;非洲各国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中非双方以“八大行动”“五大联通”为契机,助力中非陆、海、空等联运联通。


中非发展共同体体现互为机遇。首先,中非发展共同体的构建具有特殊的时代引领意义。从目前来看,第三世界国家迅速发展,美国等发达国家相对衰落,国际权力关系中力量对比动态变化趋势增强,国际社会日益多样性、复杂化等情况更加显著,国际治理面临结构性困境。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非洲这一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提供了很强的示范效应及大量经济机会。因此,中非发展共同体的构建为全球治理模式示范了一种新型协同发展关系。其次,当代非洲大陆发展问题的复杂性为中非合作的理论创新提供实践平台。非洲发展问题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现实困境问题,多种问题重重交织。通过探索实践中非合作发展道路的新理论、新方法,打造中非发展共同体的具体着力点,构建双向的、惠及世界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可以为全球治理提供新思路,为形成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窗口和示范样板。最后,当代非洲大陆的发展具有巨大潜力。从全球发展的前景看,非洲大陆幅员辽阔。除此之外,非洲大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庞大的青年人口以及潜在的巨大消费市场。目前,非洲正在努力实现经济一体化,建立全面、高效、可靠的基础设施,以连接其地区和国家,促进人员、货物、服务的自由流动,未来的非洲很可能成为下一个全球经济增长的前沿。中非发展互为机遇,通过共建“一带一路”,结合非盟《2063年议程》、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非洲各国发展战略,中非双方可以携手打造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中非安全共同体:机遇与前景

申钟秀 吴卡


2021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在塞内加尔举行,中国提出将同非洲国家密切配合,共同实施和平安全等工程。未来,和平安全合作将成为新的增长点,为推动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打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引领,树立新安全理念,与“—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探索共建安全风险识别、防控和应急体系架构。总体国家安全观不仅展现了统筹发展与安全的辩证思维,还体现出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胸怀。在安全治理的中国经验不断彰显的同时,非洲国家在和平安全上的客观需要也在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国的经验与非洲的需要紧紧相连,为中非和平安全合作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为实施和平安全工程搭建了广阔的实践平台。


建设平安中国得到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可,据美国权威民调机构盖洛普发布的报告,2021年全球最安全国家排名,中国位居前列。当前,中国已经建立了安全治理的先进体系,构建了完善的制度系统,引起了广大非洲国家的密切关注。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愿意与非洲国家分享经验,为非洲国家的和平安全贡献力量、智慧与方案。


自冷战结束以来,非洲始终是世界上最不安全的地区之一,严重制约了非洲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非洲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放大”了各类矛盾。非盟在2015年制定了作为“非洲愿景和行动计划”的 《2063年议程》,提出建设“没有冲突的非洲”的目标,其第一个十年规划承诺要形成一个“消弭枪声的非洲”。这体现了非洲国家解决和平安全问题、建立和谐稳定非洲的强烈愿望。


中国提出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非盟《2063年议程》以及非洲各国发展战略深度对接。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机制能够共享安全治理经验,尤其是中国在疫情防控、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有益探索与卓越成就,是解决非洲安全问题的宝贵经验与有效模式,是开展中非和平安全合作的基础与优势,更有助于双方在社会安全等领域凝聚共识、完善合作机制。


《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明确提出“共同探索和平安全新路径,实现中非安全共筑”的主张,擘画了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新蓝图。中非安全共同体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尚需在人文交流和规范建设两方面发力。


一要以人文交流塑造共同意识。受西方殖民历史影响,非洲国家在安全意识、治理经验等方面与我国并不一致。因此,加强人文交流能够促进中非在思想上营造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和谐氛围,淡化和搁置意识形态、政治体制等领域存在的分歧,相互分享治国理政经验,扩大和平安全共识。加强人文交流,需要充分发挥中非智库论坛和中非防务安全论坛等已有平台的作用,同时还要建立和利用更加多样的交流合作平台。中国可以合理设置议题,通过联合研究、举办会议、发表研究成果等途径,促进双方在和平安全领域的交流合作。


二要以硬法建设发展共同规范。历史经验显示,构建一种“共同体”的政治或安全的实体形态,至今罕有绕开硬法的。自中非命运共同体提出以来,基本采取宣言、愿景等软法形式,这种“软机制”富有包容性和吸引力,但约束力相对不足。在和平安全领域设立一系列规则,正逐渐成为双方的共同愿望。因此,推动相关规范由以软法为主向软法与硬法兼顾的方向发展,乃大势所趋。在此过程中,双方应充分总结以往在司法协助领域进行合作的经验;同时应借鉴欧盟、非盟等国际组织在和平安全领域塑造规范的经验。


“金字塔是一块块石头垒成的”,构建中非安全共同体不可能一蹴而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非更需树立新安全理念,坚持循序渐进原则,扎实稳步推进和平安全工程,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筑牢和平安全的基石,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非生态文明共同体:核心要义与构建机制

张建珍 葛佳浩


如何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当前非洲国家亟须应对的现实难题。中非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实现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是中非人民的共同愿望,深入探讨绿色为基、生态为继的中非生态文明共同体的核心要义与构建机制是推进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坚持目标导向,聚焦生态环境治理“非洲问题”。中非友好合作的出发点是中非人民的根本利益,支持非洲发展与中非共同发展始终是中非合作的主旋律。新时代构建中非生态文明共同体应始终以《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中的绿色发展、生态共建为目标,将中非双方的共同发展、利益互融放在首位。非洲大陆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尽相同。粗放型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剧了非洲生态环境破坏与人地关系恶化,为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带来威胁与挑战。在系统分析非洲自然环境、社会人文要素以及总体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中非要关注非洲北部地区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西部海岸带土地利用、尼日尔河流域开发与治理以及普遍存在的人口膨胀与过度城市化问题等“非洲问题”,确立气候变化、防灾减灾、资源利用、土地退化等生态合作领域,从历史与现实、内部与外部、主观与客观等方面剖析“非洲问题”的形成机制,推动构建目标明确、问题聚焦的中非生态文明共同体。


坚持守望相助,共享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经验”。守望相助、经验互鉴始终是新时代中非友好合作的必然要求与核心要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打破了经济发展必然导致环境恶化的魔咒,为构建中非生态文明共同体奠定了良好基础、提供了方向指引。近年来,中国在毛乌素沙漠治理、长三角海岸带土地利用、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以及区域城市群协同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实践经验,对于非洲国家在土地利用、海洋开发、流域整治、城市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构建守望相助、成果共享的中非生态文明共同体,有助于非洲走上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绿色发展道路,为非洲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坚持平等对话,构建中非生态合作“绿色机制”。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要推进绿色发展、实施绿色发展工程、支持“非洲绿色长城”建设,让绿色成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底色。中非应始终坚持平等对话、友好磋商,共建中非生态合作“绿色机制”,推进中非生态文明共同体建设与发展。


第一,绿色伙伴多边对话机制。中非生态合作要始终践行多边主义理念,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中非合作论坛提供的对话平台,建立中非生态合作多层级、多领域政策对话、定期会晤、会后行动机制,聚焦非洲典型生态问题,促进中非生态合作务实高效、精准深入。


第二,绿色治理能力建设机制。强化技术人才交流、提升绿色治理能力,是深化中非生态合作的重要内容。双方要基于非洲国家的现实需求,以荒漠化防治、海岸带土地利用等生态问题为非洲绿色治理能力建设主题,开展一系列培训研讨、科技合作、联合研究行动,以能力建设促进非洲生态环境的绿色复苏。


第三,绿色产业合作示范机制。充分发挥我国生态治理技术与产业的溢出效应,聚焦非洲典型生态脆弱区,在低碳环保、生态修复等领域开展中非绿色产业合作示范项目,绿色产业是非洲生态环境治理、中非生态文明共同体建设的重要保障。


第四,绿色发展理念培育机制。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厚植绿色发展理念是中非生态文明共同体建设的应有之义。双方要联合我国科协部门、科研院所、高校智库、环保组织以及相关企业等多方力量,发起中非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与人才培养行动,增进中非生态文明教育领域的人文交流与文化互鉴,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非洲民心,促进非洲国家生态文明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



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重点领域与合作路径

徐薇 刘钊轶


未来三年,中非合作将重点聚焦有关非洲人民健康与福祉的医疗卫生领域。卫生健康工程被列为《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九大工程”之首,明确了未来三年中非医疗与公共卫生合作的重点项目和目标。本文以南非为例,深入探究南非传统医药发展面临的困境与问题,立足中国中医药发展成就与经验,展望中南两国及中非在传统医药领域合作的路径与方法。


南非的传统医药是一个拥有深厚 文化积淀、明确市场认知、庞大消费基础和一定商品雏形的产业。疫情之下,南非面临着人口激增、病毒扩散、现代医疗体系不堪重负等棘手问题,国家急需开发传统医药产业,消弭人民健康与公共卫生领域的鸿沟。调研发现,阻碍南非传统医药发展的最大瓶颈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污名化、信仰冲突导致传统医药难以融入现代医学体系。南非传统医药除了治疗疾病以外,还与人们的精神信仰、价值理念息息相关。然而,随着全球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很多非洲国家都面临着本土医药知识与传统信仰、现代医学与宗教难以兼容的问题。


第二,草药错认、污染问题导致药物的质量和安全不可控。没有经过严格草药知识培训的传统医生们会因为错认草药和粗糙随意的草药处置方式,导致患者死亡或引发其他疾病。针对非洲传统草药的系统研究与培训仍然匮乏,无法指导现实中的实践。


第三,消费者认知不足,政府法规和执行力度不足。纯天然并不等同于安全,多数消患者认识不到有些草药的毒副作用。南非当下的传统医药行业虽有国家法案和规章制度,相关部门的执行力却严重不足。


随着中国与南非交流的日益紧密,南非传统的植物、药物产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其中包括芦荟胶、如意宝茶等。由于其原料的独有性、功效的明确性以及本身的故事性和话题性,南非传统医药制品能够在新兴市场产生深度营销的机会。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养生与保健品消费市场以及中南之间建立的众多政府与民间的合作平台,都使南非传统医药在中国市场有了千载难逢的商业机遇。


为了实现长足发展,南非的传统医药需要融入国家医疗卫生体系,推行标准化管理和市场监管制度,进而走向现代化发展之路。中国传统医药的现代化产业化发展经验值得南非学习借鉴,即形成学科体系,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和总结众多从业者的经验和教训,将口耳相传的本土知识汇编成,册,对年轻从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并与现代医学开展平等合作。


中南两国在传统医药领域合作的共同愿景是,创造一个产学研结合的综合性产业或基地,并将之建设成非洲最有国际影响力的草药产业品牌,向南非传统社区、非洲国家乃至国外市场宣介与推广产品。与此同时,也可将南非有价值的草药和相关产品引入中国,为中国传统中医药及中药保健品行业带来新的、国际化的元素与产品,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中方要跳出中医的既定思维框架,快速找到在南非社会文化语境下进行宣传推介的有效方式,这需要对南非的传统信仰与本土医药知识做前期系统的调查研究。第二,保持敏感性,在平等合作中与南非的传统医学产生共情式理解,可以通过减少传授、增加聆听来寻找对方的优势和市场究竟需要什么。第三,中医药企业进入南非市场时,要运用中国新兴的营销手段和数字经济模式开拓南非市场,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地社交媒体,设计传播热点和营销事件。第四,相比之下,南非的传统制药工艺较为原始,在技术、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方面都有充足的提升空间,我国中医药企业可将制药设备转移到南非,帮助南非实现传统医药生产的现代化。第五,我国中医药企业可考虑在南非设立草药工业园。把中国的传统草药学、草药萃取制药技术以及营销模式全方位带入南非,与南非传统草药产业和草药文化相结合,为南非创造出与时俱进又尊重其文化传统的现代草药产业。


编辑:赵菡婧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