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星期一)
民歌演唱:观念、手段与方法
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地点:音乐学院19幢102
主讲:郑培钦,浙江音乐学院声歌系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演员、原浙江歌舞剧院首席歌唱家、浙江省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委员、浙江省“万人计划”人文社科领军人才,主要作品有歌曲《美丽浙江》《梅兰芳》,民族歌剧《青春之歌》《畲山黎明》,歌剧《红船》等。
8月2日(星期二)
原生民歌演员专业化培养的方法与路径
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地点:音乐学院19幢102
主讲:杨曦帆,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中国传统音乐理论、音乐教育理论方向硕士生导师。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理事。
8月3日(星期三)
原生民歌演唱的唱腔结构型态和艺术功能
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地点:音乐学院19幢102
主讲:秦序,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河南理工大学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8月4日(星期四)
原生民歌演唱的审美及表现
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地点:音乐学院19幢102
主讲:王晓俊,中国乐器(竹笛)演奏硕士,音乐美学博士、博士后。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现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音乐学院院长、《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副主编,中国乐器(竹笛)演奏、中国古代音乐史方向硕士生导师,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方向博士生导师。
8月5日(星期五)
中国民歌的风格类型及演唱处理
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地点:音乐学院19幢102
主讲:樊凤龙,博士,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员、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8月6日(星期六)
民歌演唱中的方法、技巧及融合运用
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地点:音乐学院19幢102
主讲:刘雪梅,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院长。湖南省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文艺家,湖南省企(事)业文联副主席,中南大学“531”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第三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