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动金华文化繁荣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不断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实施金华文化研究工程,展示金华深厚文化底蕴,9月8日上午,婺学(金华学派)研究基地在浙江师范大学揭牌。金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吕伟强,浙师大副校长钟依均出席活动并为基地揭牌。本次活动由浙江师范大学与金华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浙师大人文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
婺学(金华学派)研究基地在浙江师范大学揭牌。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姜雯静 摄
钟依均对各位领导、专家表示诚挚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浙师大的办学情况。钟依均指出,浙师大人文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文化建设要求,着力打响浙学品牌,依托浙学传承与地方治理现代化省协同创新中心和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江南文化研究中心等平台,陆续推出了《浙学未刊稿》《义乌丛书》等大型地方文献,整理出版《吕祖谦全集》《重修金华丛书》被誉为“浙江文化强省工程代表作”,得到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30余家媒体的专题报道。在文献整理方面,学校抢救保护元明以来浙江民间文书10万余件,开发文书数据库及鱼鳞图册数据库,建成中国契约文书博物馆,接待国内外访客3000余人次。学校与金华纪委合作的《郑义门》等4部宣传片在央视等媒体播出,编制的《浙江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获省委书记、省长批示。设立婺学(金华学派)研究基地,可以说是传承浙学文脉,推进文化金华建设,打造浙江中西部文化中心的重要举措。
金华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郑春跃在揭牌仪式上致辞。郑春跃指出,近年来,浙师大婺学专家们先后编印了系列金华文化重磅著作,完成国家级课题30项、省部级课题91项、厅局级课题15项,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婺学研究基地的设立,可以更好地组织好八婺大地文化研究的知名人才,凝聚合力开展我市重要文献挖掘整理、地方特色文化研究、资政服务、推进金华文化宣传交流,加快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打响金华文化品牌。
吕伟强、钟依均共同为“婺学(金华学派)研究基地”揭牌。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蔡金金 摄
吕伟强、钟依均共同为“婺学(金华学派)研究基地”揭牌。
郑春跃与葛永海交换“婺学(金华学派)研究基地”共建协议。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蔡金金 摄
、
郑春跃与浙师大人文学院院长葛永海交换“婺学(金华学派)研究基地”共建协议。
揭牌仪式后,与会领导、专家参观了人文学院中国契约文书博物馆和《重修金华丛书》陈列展示柜。在随后举办的婺学(金华学派)文化传承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如何更好地推进婺学(金华学派)文化研究,进一步拓展金华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擦亮“浙学之源”标识,助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和浙江中西部文化中心建设等内容进行研讨。
浙学渊源于古越、兴盛于宋元明清、绵延于当代,在中华文化中地位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就提倡复兴浙学。后续婺学(金华学派)研究基地将开展重要文献挖掘工作,推动“金华学派”文化的发掘、整理、研究、交流;开展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扩大“金华学派”社会影响力;开展文化人才培养,推进学术交流,做好咨政服务工作,为奋力实现“两个先行”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编辑:赵菡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