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报道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1届会议举办情况。会议期间,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联合国协会等主办了多场边会,中外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方式参会,围绕“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包容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人权发展”“高质量发展与新疆人权事业成就”等10余个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研讨交流。
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浙师大边疆研究院协办的“高质量发展与新疆人权事业成就”边会。
与会人士认为,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发展道路,在人权保障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与此同时,中国力所能及地帮助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高生存权、发展权、健康权等基本人权保障水平,为全球人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浙师大留学生代表叶苏雅在会议上发言。
据了解,“高质量发展与新疆人权事业成就”边会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与博乐市民族团结进步研究中心承办,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协办。多位国内外学者、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代表以及在华留学生代表围绕新疆人权事业发展展开讨论。浙师大边疆研究院院长于逢春教授,“双龙学者”王江教授,赴疆参访留学生代表舒文、叶苏雅等应邀参会,并作主题发言。
本次活动引发国家级媒体广泛报道,《人民日报》以《为世界人权事业进步贡献力量》为题进行报道,指出:浙江师范大学尼日利亚留学生叶苏雅和莫桑比克留学生欧静雅日前实地参访中国新疆,她们对当地各族群众团结和睦以及政府大力保护、传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印象深刻,认为新疆“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光明日报》以《合作包容发展 推进全球人权保障——来自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五十一届会议“云上边会”的声音》为题对本次活动进行报道,文中谈到:浙江师范大学尼日利亚留学生叶苏雅和莫桑比克留学生欧静雅分别结合亲身经历,讲述了新疆各族群众团结和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等动人故事。
今年7月,浙师大留学生参访团开启“走进新疆 感知中国”主题活动,活动由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处和边疆研究院共同组织。来自坦桑尼亚、喀麦隆、土库曼斯坦、索马里、韩国等19个不同国家的20名留学生走进新疆乌鲁木齐、喀什、阿克苏等地区,深入乡村、企业、博物馆、集市、清真寺等场所,以实地走访、现场教学、情景体验等方式,切身感受新疆的历史与现状、人文与科技、民生与人权、多民族聚居与多文化融合等内容,以第一视角了解真实的大美新疆。参加本次云上边会,是对“走进新疆 感知中国”主题活动成果的进一步深化,接下来,学校将继续搭建交流平台,扩大活动成效。
编辑: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