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非洲研究院举行“哈桑总统访华与二十大后中坦中非关系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
日期: 2022-11-01 作者: 供稿单位: 非洲研究院

为了配合哈桑总统访华,展望二十大以后的中坦关系发展,浙师大非洲研究院举办了“哈桑总统访华与二十大后中坦中非关系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汇聚中坦双方的前外交官、学者、智库、专家、媒体、企业家、华人华侨等领域的相关人士百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围绕“回顾中坦友好关系的历史和现状”“二十大以后中坦中非关系的发展”“‘九项工程’在坦桑尼亚的实施情况及下一步中坦务实合作”等三大方面进行坦诚对话与研讨。与会的中非学者认为,中坦友好源远流长,此次哈桑访华将可能与中国在数字经济、外资直接投资、教育人文合作等领域签署更多合作协议,为中坦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哈桑总统访华与二十大后中坦中非关系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线下会场


浙师大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教授主持会议。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教授召集并主持了本次会议,刘鸿武教授关注坦桑尼亚20多年,他率先对本次研讨会的意义、宗旨、会议成果以及哈桑总统访华的特殊性做了引导性解读。坦桑尼亚是非洲重要的地区大国,也是人类文明起源地之一。哈桑总统访华,不仅代表坦桑尼亚,也代表非洲大陆,象征着中非合作掀开崭新一页。


“哈桑总统访华与二十大后中坦中非关系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线上会场


本次研讨会受到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中国研究中心、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坦桑尼亚研究中心、中坦投资促进会的支持,四家单位共同作为协办单位组织了会议。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员、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原公使衔参赞苟皓东、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原参赞刘东、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一秘徐永亮、联合国资本开发基金坦桑尼亚代表处项目官员张田、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汉弗莱·莫西(Humphrey Moshi)、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尼雷尔讲席教授、孔子学院外方院长穆坦贝(Aldin Mutembei)、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张笑贞、中国传媒大学坦桑尼亚研究中心主任敖缦云、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政治科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上贵(Muhidin Shangwe)、坦桑尼亚国际关系学院助理讲师戴安娜(Diana Mwamunyange)、 第 26 批援坦桑尼亚医疗队姆贝亚分队长杜冰、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坦桑尼亚总代表王岩、中坦投资促进会会长黄再胜、正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访学的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讲师徐倩、浙师大非洲研究院博士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坦桑尼亚代表处实习生林晨、浙师大非洲研究院博士生张利萍以及中国社科网栏目主编毕雁、CGTN记者黄越、新华社驻坦桑尼亚记者谢昊等出席会议,还有中坦青年100余人线上线下参加了会议。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员、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原公使衔参赞苟皓东表示,中坦友好关系是由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尼雷尔总统等老一辈中坦领导人携手开创的。尼雷尔总统曾高度评价中非关系,“坦桑尼亚在世界上有很多朋友,而中国是我们最好的朋友。”苟皓东认为,中非合作不仅造福了中非人民,也为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世界作出了贡献,坦赞铁路就是中非合作的象征。哈桑总统此次访华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中坦两国的兄弟情谊,将中坦合作关系提升到新高度。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莫西(Humphrey Moshi)教授对中共二十大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习近平阁下一直为中国人民的富强和世界的繁荣而努力,哈桑总统访华不仅是对中坦友好关系的重新定位,也是巩固两国关系的象征。根据新的形势,莫西对坦赞铁路的现代化改造与能力提升及未来联结大陆与桑给巴尔岛“Mama Samia Bridge”远景工程的谋划与合作提出自己的建议。他相信,通过中坦双方的共同努力,中坦友好关系将跃上新台阶。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尼雷尔讲席教授、孔子学院外方院长穆坦贝(Aldin Mutembei)表示,中国是坦桑尼亚最好的朋友,两国在文化、经济外交方面拥有无限可能。教育交流在促进中坦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在中方学术机构,斯瓦希里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中坦经济的深入对接以及中国在坦桑尼亚的投资铺平道路。在坦桑,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以孔子学院为依托也有效促进了中坦双方在经济、文化、农业多个领域的合作与发展。此次哈桑总统阁下访问中国,将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同时也会扩大中国和坦桑尼亚的贸易合作。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张笑贞表示,哈桑总统访华,中坦关系将开启新篇章。当前孔子学院在促进中非合作的过程中扮演越来越多的角色,包括培养中非合作务实人才、为中资企业赴非投资提供咨询服务等,未来孔子学院的工作重点将继续以人才培养为基本立足点,拓展孔子学院办学职能,为中非合作提质增效贡献力量。 


中国传媒大学坦桑尼亚研究中心主任敖缦云长期从事斯瓦希里语教学与研究工作,并在坦桑尼亚留学工作十余年,她回顾了中坦语言文化交流的历程,对未来发展提出具体建议。她以《媳妇的美好时代》《马向阳下乡记》等影视作品多年来在非洲反复热播为案例,指出优质的影视作品对促进中坦人文交流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期待哈桑总统访华为中坦人文交流带来新的气象,为中坦留学生教育提供更好的政策协调。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政治科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上贵(Muhidin Shangwe)曾在中国留学,他结合在中坦两国学习生活的经历,他表示,在中共二十大胜利闭幕不久之际,哈桑总统启程访华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彰显了中坦两国之间的牢固友谊,相信此次访华将进一步促进中坦关系发展。他希望,中坦双方在旅游业、农业、能源投资等方面积极寻求合作机会,强化合作力度。在双边合作方面,积极推动中坦合作由政府间合作更多转向企业、民间合作,大力促进贸易往来、学术交流、人文交流、科技合作等多领域的合作。


联合国资本开发基金坦桑尼亚代表处项目官员张田介绍了联合国资本开发基金在坦桑尼亚开展数字经济的相关工作。她指出,数字经济是坦桑尼亚政府未来五年规划的重点。她希望,此次哈桑总统访华,与中国在数字经济合作方面达成更多合作协议,比如,共建中国和坦桑尼亚的知识共享网络,支持坦桑尼亚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等,为坦桑尼亚数字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机会。


坦桑尼亚国际关系学院助理讲师戴安娜(Diana Mwamunyange)认为,哈桑总统访华意义重大,将给坦桑尼亚带来更多发展机会。在经济领域,中坦农业合作将为坦桑尼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在粮食安全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坦桑尼亚缺乏现代化的公路、铁路、码头等,中非合作具有广阔空间。


第26批援坦桑尼亚医疗队姆贝亚分队长杜冰介绍了塔桑尼亚医疗体系的基本情况,他表示中国援非医疗队在提升当地医疗水平,救助当地民众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鉴于中坦双方的发展阶段,中非医疗合作前景广阔。期待哈桑访华在中非医疗合作领域达成更多合作成果。


中坦投资促进会会长、中华总商会名誉会长、浙江商会名誉会长黄再胜在坦桑尼亚创业20多年,重点介绍了“中坦工业园”的建设情况与未来规划。 黄再胜表示,“中坦工业园”是当年根据哈桑总统倡议,由中国在坦企业家共同参与建设的工业园。如今正成为中资企业在坦投资兴业的重要平台。坦桑尼亚正处于积极推进工业化和产能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双边贸易、外资直接投资、产能合作等方面有着巨大的需求。此次哈桑总统访华将为中坦两国关系注入新的活力,为中坦经济合作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王岩所在中航国际及其分支机构已经在坦桑运营30多年,为坦桑尼亚的经济发展提供航空工业化和建设服务。王岩结合其在坦创业经历表示,哈桑总统对外资投资的积极表态给中国企业带来了信心。坦桑正在不断探索新型的商业发展模式,对外开放的程度和吸引外资的力度正在不断增强,哈桑总统此次出访中国将能够积极地促使新政策的落地,为正在高速发展的坦桑带来更大的活力。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讲师、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访问学者徐倩从中坦教育合作的角度,对哈桑访华的意义做了阐释。徐倩博士回顾了中坦两国在教育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的历史成绩,结合近期哈桑总统强调的重点工作以及其在教育部门推动的重要改革,就下一步中坦教育如何合作,提出建议和构想。她表示,中坦双方在教育政策衔接、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新空间,可进一步加强双方在知识交流方面的合作深度。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博士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坦桑尼亚代表处实习生林晨基于自身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坦桑尼亚代表处实习的工作体会,对国际组织在坦桑尼亚的活动情况进行了观察和思考,她表示,坦桑政府有强烈的发展诉求,且有持续的发展规划给予支持和落实。国际社会也在积极呼应坦桑的发展需求。她表示,哈桑访华为中坦传统友谊基础上焕发出新的发展空间提供了机会,中坦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投资贸易、支持坦桑政府部门的核心能力建设以及人力资源培训方面需要持续投入,强化效果。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博士生张利萍曾在坦桑尼亚孔子学院任志愿者,她认为,此次哈桑总统访华将为中坦青年交流与合作带来更多好消息。她希望,要推动中坦青年在中坦合作项目中的发挥骨干作用,要大力鼓励和支持中坦青年双向留学。


刘鸿武教授对大会成果做总结并对下一步中坦合作提出构想。刘鸿武用“三个高度重视”来勾勒他对于未来中坦合作的期待:第一,高度重视中坦合作的战略性、基础性、引领性的作用,将哈桑总统访华视为中坦关系跃上新台阶的重要契机,要特别加强双方政治互信和政党交流等工作。中坦双方分别保持了长期的稳定发展,为双方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奠定了扎实基础,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度挖掘。第二,高度重视中坦经贸、投资、交通基础设施以及旅游、农业和信息工程、数学经济等领域的新型合作,同时要对中非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培训、人才储备方面要加大力度,尤其是要加强对坦桑尼亚现代化农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第三,要高度重视民意沟通,加强人文交流,尤其是中坦青年间的交流。利用孔子学院、博物馆、图书馆等教育文化资源,筹划建设综合化的中坦人文交流培训基地,培养更多的综合化人才。


浙师大非洲研究院成立伊始,就把对非国别研究和中非关系国别研究作为非洲区域国别学的前提和基础。此次研讨会也是浙师大非洲研究院以学术研究为路径,以此培养中非务实合作人才、服务国家战略的又一次探索和尝试。


建院十五年来,对一系列非洲重点国家、焦点国家、战略支撑国家进行了长期的综合化的国别研究。在哈桑总统访华之际,浙师大非洲研究院利用自身长期深耕坦桑尼亚而形成的丰厚学术资源、信息资源、人脉资源,迅速汇聚了众多中坦两国的学者、媒体、企业家等人士,有针对性开展学术研讨,为哈桑总统访华,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和舆论氛围,充分体现了区域国别学在关键时候“起而力行”的角色功能,为国家重大外交活动和中非关系发展提供知识产品。


《当代坦桑尼亚国家发展进程》(作者:李湘云,总主编:刘鸿武)


浙师大非洲研究院长期关注坦桑尼亚,多年来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前期成果。2014年,《当代坦桑尼亚国家发展进程》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刘鸿武教授担任总主编的“当代非洲发展系列”著作之一。同年,坦桑尼亚前总统本杰明·威廉·姆卡帕(Benjamin William Mkapa)访问浙师大非洲研究院,刘鸿武教授向姆帕卡总统赠送了包括《当代坦桑尼亚国家发展进程》在内的有关坦桑尼亚研究的系列成果。2017年,浙师大非洲研究院还成立了东非区域国别研究中心。


近年来,浙师大非洲研究院师生前往坦桑尼亚调研、访学超过40余人次。早在2003年,刘鸿武院长就前往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做访问教授,见证并参与了坦桑尼亚——中国友好促进会的成立大会。2008年,刘鸿武教授著作《蔚蓝色的非洲》在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外,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莫希教授是浙师大非洲研究院的客座教授,曾多次出席浙师大非洲研究院举办的中非智库论坛等相关学术活动。


《蔚蓝色的非洲》(刘鸿武著)


坦桑尼亚作为浙师大开展非洲区域国别研究的重点国家。2013年,浙师大与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合作成立孔子学院,2017年达大孔院被评为“全球先进孔子学院”。2020年,浙师大成为桑给巴尔公立大学孔子课堂的中方合作单位。孔子学院成为浙师大开展非洲研究的前方基地,在孔子学院的推动下,2018年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成立了中国研究中心,2019年浙江师范大学和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又合作成立了中非法律研究中心。


编辑:清泉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