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人类学与区域国别研究论坛在浙师大举行
日期: 2022-11-06 作者: 供稿单位: 非洲研究院

11月5至6日,由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共同主办,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协办的“第二届人类学与区域国别研究论坛”在浙江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举办。


第二届人类学与区域国别研究论坛线下会场。


《世界民族》《文化纵横》《欧洲研究》《西亚非洲》《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区域与全球发展》《非洲研究》《南洋问题研究》等期刊编辑部作为支持单位对本次研讨会给予大力支持。浙师大非洲研究院非洲人类学研究中心、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五位一体’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战略路径探索与实践创新研究”课题组具体承办本次研讨会。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云南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四十余所高校、科研机构的250余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经验世界、学科方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这一主题,为推进新兴交叉学科区域国别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进行对话和研讨。


开幕式上,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钟依均致欢迎辞,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长刘鸿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李小云、北京语言大学国别与区域研究院院长罗林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高丙中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成教授分别作主旨发言。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王珩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


浙师大副校长钟依均致辞。


钟依均在致辞中对线上线下出席本届研讨会的嘉宾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认为,本次研讨会召开恰逢其时,小切口,大讨论,从具体到整体,从学术到学科,对人类学和区域国别学两个学科的建设均具有很好的启发性。钟依均指出,浙师大非洲研究院15年来始终致力于非洲区域国别研究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坚持问题和实践导向,努力打通学术研究与智库服务的通道,取得了系列具有显著标识度的成果,各方评价积极。教育部曾专门听取刘鸿武教授对我国“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建设路径的汇报,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当前,区域国别学迎来发展的新阶段,以刘鸿武教授为代表的专家学者基于长期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实践,对区域国别学科概念、内涵建设、推进路径等全局性、基础性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为推进区域国别学建设提供了新方向、新理念、新路径。


非洲区域国别学是浙师大“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的特色新型学科,2022年1月,学校研制了《浙江师范大学非洲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工作方案》,方案对汇聚校内校外学术资源、贯通学科交叉以及相应的机制体制改革进行了部署,旨在将“非洲区域国别学”建设成为全国“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标杆和典范。钟依均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不吝分享智慧经验,持续支持和帮助我校建好“非洲区域国别学”学科。


浙师大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教授发言。


刘鸿武教授作题为《改造我们的研究:如何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知识体系》的主旨报告。报告从时间与空间、学术与学科、理论与实践、学术研究与智库服务四大维度阐述了“为什么要改造我们的研究,如何改造我们的研究”两大重要命题。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是延安时期的重要经典文献之一。刘鸿武教授重读经典文献《改造我们的学习》,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指出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发挥知识分子在推进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功能,今天《改造我们的学习》依然可以引领当前的学术研究、智库服务和人才培养工作。当前,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和人才培养上升到支撑国家战略发展的突出位置上,表明国家和时代对知识、对理论的需求呈快速发展之势。


面对时代之需,知识分子应当主动思考“如何实现由学者转变为学科建设者,由学术研究转化为智库服务,由理论知识转变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这样的宏阔问题。对此,刘鸿武教授基于自身长时段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实践,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四个基本原则:一是理论研究与对策研究相统一。学术研究要避免只做概念推演,深陷微观世界看不到宏大现实,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二是在服务国家的智库研究与学术研究保持动态平衡。学者既要有“坐而论道”的求索精神,更要有“起而行之”的担当和能力。三是中国本土经验和全球经验之间的平衡问题。四是中外学者要形成知识伙伴关系。中外之间要双向构建共享共通的知识体系。


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李小云讲话。(图片由学者本人提供)


李小云教授指出,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首先需明晰此番集体学术探究和人才培养努力所处的时代大背景。二十大为此指明了两个使命,即第一,创造人类文明的新形态,第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宏观指引的背后是一系列认知体系和知识体系的重塑,我们需要辨析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认识我们自身,并对我们所处其中的世界体系中的权力结构有所敏感,进而追问这个新型世界体系背后各个区域国别之间的知识位置与总体图景。而要做到这些,就要求我们批判性认知西方区域研究已积累的知识成果和局限。


西欧从殖民时代单纯的玉米、甘蔗、烟草等农业物资的流动到设立以农业、卫生、教育等领域为重点的殖民办公室、配备包括人类学家在内的社会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等专家顾问队伍,不断启动深化海外区域研究的制度化进程。及至二战后,美国欧洲等各国进一步推动了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等一系列国际组织管理全球事务,并对全球不同区域国别的社会与资源进行研究、开发与整合,由此推动了一系列从商业资本、工业资本,再到金融资本等演进的路径,这一系列历史进程到现在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所处的时代。因此,要推动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需要认识到这一历史进程和治理结构的嵌入性,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将我们的知识主体性建设置于全球发展知识体系的脉络之中,并不断去完善和改造它,从而实现国家利益和人类共同利益的弥合。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高丙中发言。


高丙中教授作题为《区域国别研究与世界社会对话主体的知识生产》的主旨报告。报告从区域国别的逻辑范畴、区域研究的客体对象、世界社会的区域主体对话关系、区域学为何是世界公器四个方面进行了阐析。就区域研究的逻辑范畴和客体对象而言,高丙中表示,区域国别学是有内涵特质的,体现在区域整体性、主体客体统一性以及实践和服务性。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背景下,区域国别研究是区域研究,不要被“国别”所误导。区域学不是为国家单方面单向度服务的“内部知识”,而是为世界社会的各种行为主体提供专业知识生产的开放社会科学,是为多主体服务的,包括国家、社会和个体等。


高丙中强调了区域社会转化为对话主体的重要性,他认为,当前世界处于高度流动、高度互动的时期,全球化和技术支持造就了时空同感的社会。这样的“世界社会”充满活力,但又存在失序无序的问题。不同的社会主体之间相互倾听,相互看见,相互平等交流交换是解决无序问题的根本出路。区域学不再可能成为世界霸权的工具,而必定是人类在世界范围内追求秩序、公正、互利互惠的专业知识领域。


北京语言大学国别与区域研究院院长罗林教授发言。(图片源自网络)


罗林教授作题为“人类学与区域国别学的理论建构”的主旨报告。罗林表示,当前区域国别学要坚持走强化问题导向、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框架下的区域国别学发展和壮大的发展之路。在报告中罗林教授从人类学概念及其缘起、人类学和与东方学的渊源入手,分析了区域国别研究下的人类学发展情况,我国人类学在学科定位上的尴尬处境,重点阐释了交叉学科区域国别学框架下人类学一级学科的自我建构。


罗林谈到,东方学和人类学是一脉相承、相辅相生的,区域国别学则是继承了人类学和东方学之间的同源关系。交叉学科区域国别学的设置为人类学成为一级学科的自我建构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区域国别学是由法学、文学、历史学和经济学四个学科交叉组建的。人类学分散于法学门类下的社会学和民族学一级学科之中,成为这两个学科的二级学科形态,而区域国别学大框架为建构一个中国特色的新人类学一级学科创造了充分和必要的条件。罗林认为,人类学学者以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使命,把人类始终追求的和平、安全、合作、互利共赢、共享平等、自由等理念注入到世界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这既是人类学学者们的使命,也是区域国别学学者的共同使命。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成教授发言。


杨成教授作以《构建“时间-空间-人间”三位一体的区域国别知识体系》为题的主旨报告。报告阐述了中国推进区域国别学科建设的历史机遇以及如何学科化的根本问题。杨成表示,在世界格局发生重大转向的复杂时期,中国对域外知识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倡导的全球议程需要有一个基于个性和特殊知识的方案,来推进中国与不同国家、地区间的合作。从这个维度看,中国的区域国别学科建设不仅是一个一级学科的学科化问题,还是中国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解决世界之问的问题,是大国之学、战略之学。


针对当前关于区域国别学存在“轻学科重特殊知识,轻微观研究重宏观战略研究、轻在地知识重本本主义、轻学术研究重政策研究、轻历史研究重现实研究”等问题的讨论,杨成表示,正是这些不足与问题成为推进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他从“时间、空间、人间”三个维度提出了改进路径:第一,打破历史和现实的藩篱,把历史带回区域国别研究的现场,提供基于历史路径依赖的相对更为可靠的知识供给,使研究论断更具有洞察力。第二,把区域和国别打通,真正做到大国、中等国家、小国全方位覆盖。第三,在继续坚持民族国家是国际关系的核心行为体研究的同时,提升对人本身的研究。


研讨交流环节。


在研讨环节,与会代表们还就区域国别研究院的建设、区域国别研究的独特属性以及外语学科参与区域国别建设等问题深入交流,专家们在线解读,现场气氛热烈。


本次会议为期两天,设有开幕式、主旨论坛、六个小组分论坛和圆桌会议等环节。主旨发言结束后,会议还进行了“海外社会文化案例研究”、“海外华侨华人研究”、“国际发展与南南合作”、“学科建设与研究方法反思”、“海外民族志与发展叙事”、“比较研究与移民治理”六个分论坛历时1天共24个时段的深入研讨。67名从事人类学与区域国别学研究的学者们从制度变迁与政治参与、历史文化与语言及其适应和传承、援助与对外发展合作实践、社会发展与个体生活、经验与知识生产等多样化的经验世界进行了学理化、个性化的思考和探讨,勾勒了人类学与区域国别研究互为支撑、相互拓展、共同前行的生动图景。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教授刘云、浙江师范大学双龙学者,非洲研究院教授周倩、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教授,《南洋问题研究》主编范宏伟、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经济社会学与跨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刘玉照、中国农业大学南移民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陆继霞、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张传红、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区域与全球发展》编辑部主任张颖、中南民族大学教授,《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主编哈正利、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世界民族研究室主任,《世界民族》编辑部主任、副主编刘泓、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副研究员,《西亚非洲》编辑部主任詹世明、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龚浩群、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张金岭受邀担任六个分论坛的学术评议人。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蒋俊副研究员、温美珍博士、陈越柳博士、王宇栋博士、卢秋怡博士、张赛博士分别主持上述六个分论坛。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在11月6日下午的圆桌论坛上,与会专家还将结合分论坛研讨的情况,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倡议下人类学与区域国别研究面临的新挑战与新机遇”“新时期区域国别学的理论构建与方法集成”“区域国别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如何开展有组织、有协作的科研及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如何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等更具学科视野的战略性、宏观性、本质性话题进行了研讨,旨在通过跨学科对话来凝练学科问题,激发问题意识,共同推进新兴交叉学科区域国别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进而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为中国与世界的相互理解和沟通做出积极贡献。



编辑:清泉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