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把孩子送进学校,不是想让孩子变得没有问题 | 专访任俊
日期: 2023-03-23 作者: 供稿单位: 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学人简介:任俊,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积极心理学会(IPPA)执委,中国心理学会积极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本次访谈由學人Scholar志愿者赵佳慧、徐军参与完成,以下简称“学人”。

01.

把孩子送进学校,

不是想让孩子变得“没有问题”

学人:如果让您简单给读者介绍下积极教育,您会怎样来表述?您怎样定义积极教育在今天教育中的位置和角色?是取代传统教育,还是对它的改造、补充?二者关系是怎样的?

任俊:简单说,积极教育就是一种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发展学生积极品质和长处而不是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改进学生各种问题上的教育。教育的任务在于使人成人,而成人任务要想得到有效完成则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具体工作:一是帮助人们克服自身存在的行为或心理等方面的问题,二是发展人的积极品质或长处。

但从根本上说,人们之所以把孩子送进学校,是想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更优秀而不是变得没有问题,国家或社会创办学校的主要目的同样也是为了让年青一代变得更优秀而不是没有问题,只有国家创办的监狱或其它一些惩戒场所的最主要任务才是改进或消除问题。

人们在接受教育(特别是进入学校接受正式教育)时一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行为或心理品质,这些品质中的一部分有时候不一定符合社会和时代等要求,所以教育者要做的第一项工作则是将人们已经具有的那些符合社会或时代要求的行为或心理品质发扬光大,并把一些符合社会和时代要求且个体还不具备的品质在个体身上进行培育,简单来说就是发展和培育个体的积极品质或长处。

如果从任务角度来对教育进行划分,那么,以矫正问题或缺点为主要任务的教育就称为消极教育(本书中有时也简称为传统教育),这种教育具有典型的病理性属性,而以发展积极品质或长处为主要任务的教育则称为积极教育,这种教育具有典型的促发性特征。

积极教育是指以帮助学生获得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和获得感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和长处(现实的或潜在的)为主要任务的教育,它是建立在积极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的。

积极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修正,更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进一步深化。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教育的重心几乎完全偏向了改正问题的方面。翻开一些教育类杂志,其中的很多文章或研究报告都是围绕如何解决问题(如不遵守纪律、缺乏主动性而被动服从、情感脆弱、行为障碍、学习成绩不良等)来展开的。绝大多数老师最值得夸耀的才华或技能是他们如何改正了学生的错误或问题,或者改正了多少学生,尤其对自己改正学生错误或问题的方法感到骄傲,认为自己所使用的方法很新颖、有创意、够高级等。

改正学生错误的方法固然重要,但教育的方法更应该还要包括如何提升学生的积极品质或长处等。教育要有一颗正确的初心(既改正问题或错误又发展积极品质或长处,并且要以后者为主),不然教育走得越快或越远,反而越偏离教育应该的目标。积极教育正是针对这种过于偏向问题的现象而对教育进行了修正,即重新回归了教育本来的定位,强调教育在致力于解决问题时至少也要用同样多(或更多)的力量去理解和建立人性的那些积极品质,如乐观、勇气、有职业素养、讲道理、关注未来、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感受和领悟快乐的能力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

学人:积极教育需要教育者具备怎样的品质?积极教育会否面临一种窘境: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认同其基本理念,但另一方面觉得它不具有实操性或者实操难度大,因此,即使认同也会弃之不用?您是否会为此而担心?

任俊:积极教育的实施,并不存在对教育者的某种特殊严格要求,而是要让老师具有正确的态度或观念:即学生更主要是来获得发展而不仅仅只是来消除问题的。

从教师发展的角度来看,老师把自己的关注重点放在学生的积极方面至少会对自身有三个发展性好处。

第一,积极教育有利于提升老师对学生的爱和关怀,并使学生更愿意听从老师的教诲。积极教育主张关注个体的长处和优势,使学生的求知过程变成积极主动的行为过程。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所得到的成就或长处,无疑将对其进一步的自我实现带来源源不断的驱动力,这也让教育者坚信教书育人是其实现自我价值的事业,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崇高意义和责任。同时,积极教育还认为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并获得积极体验的过程,这无疑拉近了相互之间的关系,不但能帮助老师消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增进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能帮助老师树立起爱学生、爱教育的高尚情感,从而有利于其职业生涯的发展。

第二,积极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老师的公平观。积极教育更重视教育评价中的公平公正,更重视客观获得对于提高个体的主观感受及自我实现的实际作用,实现了主客观评价的统一,超越了一般教育质量评价的片面性。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做到公平公正。

第三,积极教育能使老师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如果总是关注问题,容易形成不良的自我意识,而关注积极品质,教育工作者也会形成更加完善、正确的自我意识。

02.

积极的社会可以培育积极的人

学人:人们习惯用“智商”(IQ)和“情商”(EQ)去衡量孩子,针对抗挫折能力,有研究者(保罗·史托兹博士)提出了“逆商”(AQ)。在书中,您提出了乐商(OQ)这个概念,能否介绍一下什么是“乐商”?它的重要性在何处?

任俊:提出乐商这个概念,是因为在今天这个以幸福为主题的社会,每个人都想获得快乐或幸福,但快乐或幸福又是极具个性化的。我希望能用乐商这个概念把这些分散在每个人身上的快乐或幸福整合起来,从而找到一条提高快乐或幸福的有效途径。

乐商是指人的快乐能力,既包括一个人快乐水平的高低,也包括个体从所经历的消极事件中获取积极成分(或力量)的能力,也包括人们处理积极事件的能力以及影响或感染他人快乐的能力。作为一个心理学原理和机制层面的概念,它支撑了人快乐或幸福的大厦。有些人看了很多自助读物,深谙一些生活经验,但这些人生真理往往最终成了他们的负担,因为这些书在多数情况下习惯于用事后成功或所谓的幸福作为诱饵来抹杀原理或机制上的荒谬,这样按图索骥肯定找不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事实上,人们经常在欢笑过后觉得空虚,寒暄和关爱他人之后觉得失落,而自己并不喜欢的活动却意外地带来了喜悦。所以任何行为的塑造或学习都需要原理或机制层面的支持。

乐商除了包括处理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应对能力)之外,还包括处理生活中积极事件的能力(品味能力)。当一个人面对快乐事件时,人们也需要用一定的技术进行处理,其目的是如何让这种快乐延长得更久。积极心理学认为,人要学会品味积极事件,所以品味积极事件的技术也是乐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乐商还包括影响他人变快乐的能力,高乐商的人不仅能利用各种技术或办法来有效提高自己的快乐水平,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周围人的快乐水平。

学人:积极教育提倡以鼓励孩子为主,尽量不批评。但很多家长可能担心,鼓励会不会变成纵容?比如孩子在幼年时期做了错事没有得到及时纠正,会不会很难建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如果不去批评,孩子该如何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任俊:积极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修正和进一步深化,因此积极教育并非是尽量不批评,而是强调教育在关注问题的同时,更要发展学生的积极品质或长处。积极教育的提出,并不意味着要颠覆传统教育或完全取代传统教育,积极教育和传统教育在本质上是相互联系的,积极教育既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也是在深入理解传统教育之后对教育的一种重新定位。

从教育信念方面来看,传统教育信奉外在控制论,强调个体的发展可以由外在力量推动,认为只要参照一定的标准,对个体存在的问题发现足够多,解决得足够彻底,个体就会在外界的驱动下达成提升自己和发展自己的教育效果。

而积极教育强调发现和发展学生的积极品质或长处,强调给学生的发展建造和积累内源性基础,并致力于为学生营造利于积极品质或长处发展的条件。积极教育的理念,属于内在控制论,强调个体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其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的发芽和生长,外在力量或条件只是起到了一个催化的作用。积极教育相信,个体有自我意识,需要并能做到自我控制,不会像机器那样按照设定的要求永久性地被动接受。

关于如何评价孩子的行为,积极教育的评价包含主客观两种成分,不仅评价结果更全面,评价过程也更人性化。正如积极教育的定义所言,积极教育评价的标准主要是主观幸福感和获得感。主观幸福感是个体的主观体验,是个体对自己快乐不快乐及生活态度的主观感受,而获得感是个体积极品质或长处的客观获得,是一个可测量的客观变化程度。积极教育更重视教育评价中的公平公正,更重视客观获得对于提高个体的主观感受及自我实现的实际作用,实现了主客观评价的统一,超越了一般教育质量评价的片面性。

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教育评价应该越客观越好,因为客观代表了科学,客观代表了真实,但事实并非如此。对有人参与的活动,评价时一定要包括参与者的主观感受,师生内心的感受有时远比外在的所谓规范、道理更重要。

学人:积极教育的推广,需要更高素质的老师、家长,更文明的社会环境。但基于复杂的社会现实、城乡差别等来看,显然很多地方实施积极教育还非常有限。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把积极教育纳入校园教育,会不会造成更大的不公平?

任俊:社会就是指许多人生活在一起,共享一定的地理环境。为了更好地共同发展并获得美好未来,人们会要求个体让渡一部分个人自由而相应地制定一系列的社会规则或规范,所以一个发展很好的社会,个人一定是遵守一些规则而没有绝对自由的。

这些规范或规则只是最低要求,社会要想发展得更好,还应有更积极的作为,如形成积极的社会文化环境。行为是个体对环境条件(包括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做出灵活反应的方式,人类有很强的行为灵活度,因而社会具有什么样的环境常常就会塑造其成员形成相应的行为反应方式(通常所说的行为品质)。积极的社会环境可以培养成员的积极行为品质。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改革进程的不同时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同,发展重点也不同,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积极的社会文化环境建设正是人民日益增长的一种精神性需要。

积极的社会可以培育积极的人,而积极的人也更愿意和积极的社会亲近,更愿意生活在积极的社会中。实际上,社会的发展存在一种趋势:当一个社会达到了一种相对富裕的稳定状态后,这个社会的人们以及整个社会就不会再局限于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了,其追求必然更关注积极的一面。

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从积极教育的社会发展作用来看,推进积极教育理念,正是顺应这种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发展。

03.

真正的幸福更主要来自

超越物质之上的意义感

学人:当下的学校教育更多是集体教育,常常对个体关注并不特别充分,而积极教育对“因材施教”、个体关注的要求比较高。那么,当个体发展和集体规则发生冲突时,该如何运用积极教育的方式去应对?比如批判性思维要挑战老师的某项规则,积极教育会鼓励这样的行为吗?

任俊:积极教育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自身内部的积极品质发生变化的结果,发展主要来自个体自身积极品质的增加、发育和生长等,发展长处或积极品质是积极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活动目标。和万物一样,个体如果需要生长,就需要一定的温度,只有春天有温度,才能让大地苏醒,因而积极教育旨在为孩子提供温暖,从而让其各种积极品质获得生长的条件。过去人们常说的“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的教育仍然属于传统意义范畴里的教育,信奉发展是克服困难之后自然而成的一种结果,这种教育只是把发扬优点作为克服缺点的一种手段或方法,其活动目标主要是使学生的各种问题得到全面纠正,从而使学生成为一个没有问题的人。

举例来说,如果通过测试发现某个孩子的长处是具有很好的批判性思维,老师和学校就根据批判性思维的心理机制、脑机制和行为特性等对其实施相关的具体教育措施,从而进一步培育和发展这一品质,同时有意识地提供场合或活动等让孩子的这一积极品质有应用的机会,孩子未来的人生之路就有可能以批判见长,这就是积极教育。

同样通过测试发现某个孩子也具有很好的批判性思维,坚信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的教育理念的老师和学校就会把这个孩子的这一积极品质和他身上已有的缺点(如上课不专心)联系起来,通过发扬其批判性思维来改正其上课不专心这一缺点,当孩子改正了自己上课不专心的缺点之后(特别是当孩子改正完了各种问题之后),其批判性思维的长处也就不在学校和老师的关心之列了,孩子改正了自己的缺点之后到底走什么样的人生之路则主要凭其机缘、运气。

所以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的教育的任务在于改正缺点,而发扬优点只是改正缺点的一个手段(或工具)。积极教育的目标是要发展积极品质和优点,其教育手段或方法会有所选择,必须确保其具有发展的特性。

学人:“00后”“10后”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书中也提到,沉溺于网络给孩子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比如抑郁、社交孤独、福流的浅薄快乐等。但是在今天,网络却又无处不在,是无法回避的。那么,您认为未来网络应该怎样成为开展积极教育的助力而非阻碍?

任俊:网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客观存在物,已经深深地扎根于现代社会。网络社交平台容易让孩子沉溺于玩游戏,容易让孩子形成互联网依赖。网络对孩子最大的伤害是有可能让孩子沉溺于虚拟世界而与真实的人面对面交往的机会变少了,这种面对面交流机会的变少有可能导致一系列不好的后果。所以,如果教育者和家长如果能主动多去和孩子交流或接触,多去主动和孩子分享一下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就有可能会避免网络所引起的不好后果。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网络对积极教育也有其助力作用。

其一,一些网络游戏有利于开发孩子的积极品质,例如坚持性、大局观的积极品质。研究发现,经常玩动作类电子游戏可以提高孩子的选择性注意能力,在孩子面临多个信息时能迅速地将注意力分配到更重要的信息上;而经常玩俄罗斯方块则可以增强孩子的空间认知能力,提高孩子的导航技能。另外,与同龄人相比,那些在高中阶段更经常玩具有特定战略意义游戏的青少年在解决问题方面的大局观能力有所提高。还有一个与玩游戏相关的积极认知功能是第二语言的开发,在多人在线游戏中,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因为人们在游戏中的交互非常频繁,理解也更深刻和生活化,这是获取和使用第二语言新词汇的有效方法。

其二,在社交平台上公开自己的行动方案和行动目标,有利于提高坚持性的积极品质。有项研究跟踪了一组减肥超过四年的人,结果表明那些在网上公开承诺减肥并及时分享自己的进步的人更容易在减肥活动中坚持下去并会减轻更多的体重。公开承诺类似于一个立场宣言,也是一个即时反馈,这增加了被试遵守行动方针的可能性,因为这让被试觉得有那么多人在监督他的行为。

学人:高中学生提问:从学校的视角看,学生好像不能有比学习(考进一个好大学)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事情。但每个人的心理需求和信念不同,如果达成这种“追求”却舍弃了幸福感等,那么这样算是有意义的吗?如果真的这样,反倒会让人觉得自己的人生毫无意义,根本不是为自己而活的,好像在被压榨着一样。因为这样的想法常常会感到很虚无,该如何对抗这种虚无感呢?

任俊:这个问题与我们的一项积极品质——精神追求有密切关系。有些人认为能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才是最大的幸福,这才有意义,这其实错了,事实上那些考上顶尖大学(顶尖大学的自杀率常常更高)的学生并不比那些考上普通大学(或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有更高的幸福感。幸福不取决于你在哪里,而取决于你在那里之后如何去生活,本质上大学好坏的差异就如同物质条件好坏的差异。

精神追求(有时简称精神性)是指寻求生活意义。人们在生活中离不开各种物质条件,通常物质条件越好或越多,人们就会越开心,但物质对人幸福的影响比较有限,当人们基本的物质生活有保障之后,增加更多的物质并不能让人同步增加幸福,真正的幸福更主要来自于超越物质之上的意义感。许多人能坚守贫困,不为利益所动,这就是精神性的作用,精神性的本质就在于帮助人们(通常要牺牲自己的一定利益)而使自己获得了意义。所以精神性主要指超越自我、超越物质甚至超越本能的一种信仰力量,这种力量可以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精神性主要有两个核心内容。

第一个是寻求,因而精神性一定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需要克服困难去寻求意义的过程,因而路径和工具手段在精神性中就很重要。

第二个是追求的东西要有价值。什么是价值?许多人认为这个问题很空泛,其实你只要问一下你自己,你最想得到的是什么?金钱、权力抑或某种信仰?你正在为之努力的一般就是你观念中的价值所在,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就来自于最想得到的东西的差异,追求的东西(目标)一定会影响人们追求时的路径、手段和方法等。

怎样才能过上有意义的生活?

之前人们都认为如果一个人的感觉(体验)好了,他的生活自然就会有意义,因而人们都将研究重点放在了情绪效价上,即希望通过研究人们的生活经历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来判断其生活意义。在收集了大量数据之后,人们发现积极情绪体验确实可以让生活有意义,但有些人在压力条件下(如起死回生)做出的一些改变或适应等也同样提升了生活意义,如有些人在经历了失恋后变得更懂事、更成熟了。这意味着有些时候人们的生活意义与积极事件、消极事件发生的频率或时间都呈正相关,同时与应对斗争与挑战的时间长度呈正相关。那么,意义是如何与积极体验和消极体验同时产生正向关联呢?

一项研究认为,与生活意义关系更紧密的可能是那种令人难忘的深刻体验(类似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的马斯洛教授提出的高峰体验),这种体验既可以是积极体验,也可以是消极体验。也就是说,相对于一般的事件,那些让人极度快乐(新奇、舒适、温馨、敬仰等)或极度痛苦(难受、伤心、恐惧、厌恶等)的事件都有可能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如何找到有人生意义的事情呢?能导致人生意义的事情通常具有三大公认的特征:目标性、事件的重要性和一致性。只有能成为生活目标的事件才会让人们的生活有意义,如想得到某个职位,不是生活目标的事件即使实现了也没有什么意义;很重要的事件才会让人们的生活有意义,那些对生活影响不大的事件很少能产生人生意义;一致性是指事件要和自己的特征具有同一性,并能清楚地区别于对方,如和自己的价值观相同,具有同一文化属性等。

原标题:《把孩子送进学校,不是想让孩子变得没有问题 | 专访任俊》

阅读原文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编辑:蒋红跃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