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下午,浙师大2023年思政工作会议暨“辅导员学术导师”聘任仪式在正阳中心2号楼报告厅举行。浙师大党委副书记朱坚出席活动并讲话。
浙师大2023年思政工作会议暨“辅导员学术导师”聘任仪式现场。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冯雨馨 摄
朱坚代表学校向各位老师一直以来对学校思政工作的付出表示感谢,并简要回顾了过去一年思政工作取得的各项成绩。朱坚指出,浙师大辅导员队伍行得稳、担得起、靠得住、有口碑,目前收获了一些可圈可点的成绩,但也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是全国全省展现时代风采的亚运之年,学校正处于推进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建设的攻坚期、关键期。做好思政工作就是要下好“关键棋”,全力守牢政治安全、生命安全、心理安全、招生就业安全底线;打好“主动仗”,全面提升辅导员队伍质量;凝聚“组合能”,全线推动育人形成合力。接下来,要实施思政工作队伍素质能力提升计划,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全面推动时代新人培育工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浙师大党委副书记朱坚为“辅导员学术导师”颁发聘书。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冯雨馨 摄
边新灿、刘梦、陈红儿、周志山、郑祥福、赵雷洪、徐丽华、章小朝、蔡志良、薛岚等10位老师被聘为“辅导员学术导师”,朱坚为“辅导员学术导师”颁发聘书。
辅导员代表向“辅导员学术导师”呈送拜师帖、献花。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冯雨馨 摄
辅导员代表向“辅导员学术导师”呈送拜师帖、献花。
郑祥福作为“辅导员学术导师”代表发言。“思政工作要做到内容与形式、方法与效率相统一。”他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分享了自己对思政工作的理解,并指出思政工作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在日常教育中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做学术研究需要耐心和坚持,只有持之以恒、坚守初心才能出成果。
“辅导员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如果只把学生工作看作‘事’,而没有深入到 ‘情’中,那就没有触及思政工作的核心。”陈超超作为辅导员代表发言。在她看来,学术导师是思政工作最坚硬的理论“铠甲”,让辅导员做学生工作时不仅有温度、力度,更有深度、高度。
2022年度校优秀学生工作案例、校优秀辅导员、校第二期优秀辅导员工作室表彰现场。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冯雨馨 摄
现场还表彰了2022年度校优秀学生工作案例、校优秀辅导员、校第二期优秀辅导员工作室。
学工部、研工部、国际处、保卫处等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全体专职辅导员、全体博士青年教师兼职辅导员参加会议。
编辑:盛灿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