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材学院分子铁电团队在Angewandte Chemie上发表研究成果
日期: 2025-08-27 作者: 供稿单位: 化材学院

近日,浙师大化材学院张毅/付大伟教授课题组在国际权威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在线发表“Polarization-Switching Controlled Luminescence in Hybrid Ferroelectric”的研究成果(DOI: 10.1002/anie.202505163)。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在构筑多功能铁电体中展现出巨大的优势,同时,杂化铁电材料在外部电场操控下的极化切换可引起结构内部偶极重新定向,从而实现相关性能调控,如光致发光强度,SHG强度等的协同变化。近年来,发光铁电体在集成光电子器件,场效应晶体管以及显示领域展现出显著应用潜力。得益于铁电材料所具备的可切换极化特性,通过极化-光耦合效应,为实现多级信息处理与光学加密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然而,自1921年首次发现铁电性以来,光致发光(PL)与铁电极化的耦合调制始终是是领域内亟待突破的核心难题其根源是受限于复杂的电子能级结构和多重能量转移路径,导致具有激发波长依赖的光致发光现象在单一铁电材料中未实现。


在熊仁根教授“铁电化学”的理论指导下,通过在一维Zr基氯化物体系中引入具有部分共轭结构的有机阳离子奎宁环-3-酮鎓,成功构筑了一例新型杂化铁电体(Quinuclidinium-3-one)2ZrCl5。它不但可以实现从翡翠绿到杏红色的多态发射调控,而且首次在单组分材料中实现了铁电极化与多态发射的本征耦合。通过偶极离子取向的精准调控,该材料的光致PL强度可随外场诱导的极化切换进行有目的的调制。项工作展现了发光铁电体研究的重要进展,为智能光电子器件开发提供了新的策略

 

论文第一作者为浙江师范大学2025届毕业生贾强强博士,该生就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Small, Sci. China. Mater., ACS Mater. Lett.等国际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获教育部国家奖学金,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浙江师范大学2025年度“十佳学术之星”荣誉称号,并参与江苏蜂奥生物科技公司,江苏海宏生物科技公司等多项校企合作项目。


浙江师范大学为该论文第一单位和通讯单位,“双龙学者”特聘教授张志旭博士,张毅教授和付大伟教授为通讯作者。该论文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编辑:张文潇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