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26日,基于作物健康的生态治理暨纪念水稻生态工程控害研究20周年国际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此次研讨会由浙江师范大学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联合主办。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劳红武,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云良,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卓富彦,中国昆虫学会理事长戈峰,浙江省植保检疫与农药管理总站副站长姚晓明,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首席科学家、高级顾问 Kong Luen Heong(香广伦)院士以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出席此次会议。
研讨会现场。图片来源 生命科学学院
蒋云良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水稻生态工程控害研究是学校服务农业绿色发展、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生动实践。
浙师大党委书记蒋云良致辞。图片来源 生命科学学院
劳红武表示,省农科院与浙江师范大学一直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希望能进一步深化合作,为浙江农业高水平发展注入新动能。
卓富彦表示,要持续支持生态治理技术创新与推广,推动农业绿色转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Kong Luen Heong(香广伦),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资深教授Josef Settele,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志云,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资深教授Geff Gurr,浙江省农科院原植微所副所长、农业部植物保护专家指导组成员吕仲贤等专家学者,围绕“基于作物健康的病虫害生态治理的理论与应用”主题进行深入交流。会上,嘉宾回顾了水稻生态工程控害二十年研究历程,专家分享了水稻害虫生态治理的相关经验,并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肯定。会上还重点探讨了如何融入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优化生态控制策略,以应对当前及未来农业生产面临的新挑战。
与会嘉宾合影留念。图片来源 生命科学学院
与会专家还实地考察了全球首个水稻生态工程控害试验示范区、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示范基地、金华市稻田生物多样性博物馆。
作为会议主办方之一,浙江师范大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生态调控等研究方向具有扎实的基础。浙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朱平阳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作物健康与生态治理研究,推动了理论创新与技术应用相结合,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提供了重要支撑。
编辑: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