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短视频向非洲展示真实中国 《人民日报》报道浙师留学生王晓乐事迹
日期: 2025-10-10 作者: 供稿单位: 融媒体中心 人民日报

10月5日,《人民日报》3版要闻刊发文章“外国博主眼中的中国:‘发现真实中国的立体、多元、美好’”。文章讲述了浙江师范大学2025级区域国别学博士研究生王晓乐等3位外国博主,在中国通过社交媒体向世界呈现真实多元、充满活力的中国的故事。



“帮助更多非洲青年深入了解中国。”在浙江金华铁路文化公园广场,坦桑尼亚籍留学生王晓乐一边拍摄《晓乐学艺记》,一边和当地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学习草编。很快,他便编好了一只栩栩如生的蚱蜢。参加端午节的龙舟赛、在雷锋文化馆做志愿者、到物流公司体验分拣员工作……过去7年,王晓乐把在中国的发现和感悟制作成3000多条短视频,配以斯瓦希里语解说,发布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累计收获上亿次浏览。


王晓乐从小生活在坦赞铁路附近,自打记事起就听大人们念叨“是中国帮助了我们”。在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就读期间,王晓乐开始学习中文。2017年,王晓乐获得“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坦桑尼亚赛区亚军,得以前往中国交流。访问中国的经历不仅坚定了他来华深造的决心,也在他心中种下了用镜头记录中国、讲述中国故事的种子。2018年,王晓乐来到中国留学,入读浙江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王晓乐喜欢骑着共享单车“读城”,他的足迹遍布中国的10多个省份,手机相册里装满了“中国模样”——有繁华热闹的商业区、数字化的现代工厂,也有干净整洁的新农村、农旅融合的生态农场,还有书法、太极、婺剧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2023年,王晓乐参与影视剧《欢迎来到麦乐村》的拍摄,在剧组担任斯瓦希里语老师和非洲文化顾问。“剧集讲述的是中国援非医疗队的故事,其中呈现了真实的非洲大陆、友好的非洲人民与地道的非洲文化,可以感受到中国对非洲的尊重,把非洲当作真正的朋友。”王晓乐说,“中国是真心希望非洲发展起来”,不仅帮助非洲建设公路、铁路、学校和医院等基础设施,还将先进的农业技术、成熟的教育理念带到非洲。


“我要创作更多短视频作品,将真实、美丽的中国展示给更多非洲民众。”王晓乐告诉记者,“我计划回到坦桑尼亚做一名中文教师,帮助更多非洲青年深入了解中国,为推动非中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贡献力量。”



编辑:张文潇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