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学术活动【11月17日-11月21日】
日期: 2025-11-17 作者: 供稿单位:  科学技术处&人文社会科学处

11月17日(周一)

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一点体会

时间:11:00

地点:7幢301报告厅

主讲人:吴长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院常务副院长、科技成果转化处处长。已入选青 A 延续资助(20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2023)、中科院基础研究稳定支持青年团队负责人(2022)、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9)等。已发表230余篇论文,被他引近 30000余次 (H因子88)。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完成人)、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两次:2007,2022)、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4)、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2023)、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等多项奖励。长期从事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相关领域的实践与研究工作,组织推进中国科大产学研合作及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建设,推进中国科大知识产权示范高校、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工作。建立中国科大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创造性地提出了“赋权+转让+约定收益”模式。同时在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中,他基于表界面合成化学理念致力于发展新的化学合成工艺,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已实现多项知识产权转化。


11月18日(周二)

调控光合作用效率膜转运蛋白的结构机制与分子设计

时间:15:30-17:00

地点:7幢301报告厅

主讲人:张鹏,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杰青/研究员。2002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2008年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博士学位,2008年至2010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师从施一公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10月回到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原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所)任研究员,领导团队开展研究。

张鹏研究组主要从事植物重要生理过程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聚焦植物跨膜转运与信号传递过程;在植物营养与激素物质跨膜转运、植物光合作用碳浓缩、蓝光受体信号传递机理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研究论文发表在Nature、Nat Plants、Nat Struct Mol Biol、Cell Res、PNAS、Mol Plant等期刊上。张鹏曾入选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2020),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获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杰出青年科学家奖(2021)。主持基金委杰青、重点项目、中科院先导B项目等。担任学术期刊Plant Physiology, Frontier Plant Sciences, ABBS编委;兼任上海市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代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植物学会整合组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


11月19日(周三)

从创作到科研:儿童绘本与交互叙事创作与研究

时间:19:00-21:00

地点:线上,腾讯会议 826-745-983 

主讲人:李萌,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负责人。CCF高级会员,研究聚焦于在面向儿童的交互叙事设计、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担任中国计算机协会人机交互专委会执行委员;北京市交叉科学设计创新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级科普专项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等课题,在国内外设计学领域重要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原创绘本6本,其中《机器人托尼》入选教育部《幼儿图画书推荐书目》和省级幼儿园配套项目,至今再版9次并输出海外版权。作品曾入选全国动漫美展等展览,获得iF设计奖等国内外奖项。


编辑:武艳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