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蒋永国教授在《文学评论》2025年第6期上发表论文《鲁迅杂文“前史”的线索——〈破恶声论〉与“明治青年”》。


本文认为,学界对《破恶声论》虽有较多研究,但少有论及它与鲁迅杂文政治批判的历史关联的。事实上,《破恶声论》通过介入时事政治和政治论争,相较鲁迅此时发表的《人间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文章,有更明显的“个人—政治”的思想构造,并因此具有了政治批判的功能。这和日本社会思想史家内田义彦所说的“明治青年”有内在关联,是鲁迅留学日本浸染“时代性”并作出选择的表现。《破恶声论》类似于“明治青年”的政治批判是鲁迅杂文政治批判的“前史”,鲁迅后来各时期的杂文都有这种底色。这种源于西欧国民国家的“个人—政治”思想构造,经由日本中转而影响鲁迅,最终生发出他杂文的“永远革命”和身心受辱式的政治批判。
作者简介:蒋永国,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