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建构的力量——全国中小学链式美术教育学术论坛”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来自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等高校美术学院的专家学者和从事中小学美术教育一线的骨干教师200多人,共同探讨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通过链式美术教育推进学生综合素养培育的理念、途径、方法等课题。论坛由浙江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主办,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承办。

会议现场
浙江师范大学张根福副校长、首都师范大学杨志成副校长,都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们表示,在党中央全面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引,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是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新发展的目标指向。加强合作、共谋发展是当今时代的潮流。高等师范学校必须与基础教育的学校紧密结合,今天的学术论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与基础教育改革紧密融合,15年的融合发展,探寻基础美术教育校地联动的国家推进意义。

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张根福教授致辞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杨志成先生致辞
论坛上,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朱敬东作了《综合素养发展与链式美术教育构建》的主题报告,从链式美术理论溯源的思辨到文化滋养的美术课程构建、链动生成式美术课堂的实践、高校教育与基础美术教育发展共同体的构架等,作了详尽论述。

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朱敬东做主体报告
首都师范大学博导尹少淳教授作了《链式美术与教育未来》的主题发言,华东师范大学博导钱初熹教授作了《链式美术教育与文化创意》的发言,两位专家对于链式美术教育以课程建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嵌入更完整美术主题式学习的创建展现的开创价值给予肯定。

首都师范大学博导尹少淳教授发表观点

华东师范大学博导钱初熹教授发表观点
浙江师范大学李力加教授从15年的亲历链式美术教育实践研究历史回顾,认为链式美术教育的研究是浙江师范大学深入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现场和美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实践探索,是国家教育发展总目标下,中国美术教育国家推进的浙江行动研究,是由师范大学发起的教育改革研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斗中的缩影。

浙江师范大学李力加教授发表观点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邱兴雄教授就未来卓越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下,对《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标准》进行了细致解读,着重阐述了未来卓越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素养,以及应对国家对高校改革发展趋势下的卓越教师专业发展理念、途径、策略和评价。此外,平湖市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员冯国健、山东省美术特级教师苏美荣、山东省美术特级教师苏美荣等阐述了关于链式美术教育的研究成果的运用发展。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邱兴雄教授做专业标准解读

山东省美术特级教师苏美荣发言

天津市特级教师魏瑞江发言

平湖市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员冯国健发言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记常建勇博士做会议小结
下午,与会专家学者分别从核心素养与链式美术教育、专业标准与未来卓越教师发展两个主题深入研讨,专家们充分发表观点,大家一致认为,强调个性和综合素养的发展是当今世界教育的共同追求。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如何构建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综合性美术教育,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树立文化自信,立德树人,实现综合性美术学习的中国特色化创建;如何构建新时代美术教师专业建设新机制、师范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实现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卓越教师的可持续培养,是当前美术教育的重大课题。浙江师范大学构建了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中小学综合性链式美术教育,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性的综合性美术教育的新模式和新趋向,实现了“立德树人”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形成了高校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发展的共同体,实现未来卓越教师专业发展的无痕对接。北京师范大学博导梁玖教授以学术批判的思维对于链式美术教育的理论和思想建构提出开创浙江师范大学美术教育学派的建议。

北京师范大学博导梁玖教授发表观点

分会场“专业标准与人才培养”研讨现场

分会场“素养发展与链式美术”研讨现场
现场还举行《艺之链——儿童链式美术创新课程丛书》的首发仪式,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艺委会主任尹少淳教授、丛书主编朱敬东教授将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书籍赠送给参会的老师们,让链式美术教育理念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发展!

《艺之链——儿童链式美术创新课程丛书》的首发现场
链式美术教育,融审美发展、文化理解、生命成长于一体,倡导以传统文化为特性的课程创建,关注美术课程的文化基因的优化,将优秀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内容链中,从链式课程创建、链式课堂变革、链式学习共同体发展三个维度,建立综合美术课程体系,在感知、理解、创造中,促进教学主体的个性发展,生成教学目标,浸润优秀文化品质,推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全人化”的教学理想,具有原创性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中小学链式美术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由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和平湖市教育局于2003年10月启动。15年来,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中小学综合性链式美术教育,践行“立德树人”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性的综合性美术教育的新模式和新趋向。该项目已获得2016年度浙江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被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专家裴娣娜誉为“中国美术教育的平湖模式”。德国美术教育专家Engel给予 “中国文化特色的美术教育做得扎实又有创意”的高度评价。
学术会议的开幕式由浙江师范大学本科教学部副主任施章清教授主持,学术主持由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施俊天教授主持。我院陈刚书记、美术学系主任王琴副教授、基础教育团队的徐丹旭副教授、钟朝芳副教授、佫蒙博士、 部分行政人员及教育硕士参加了本次会议。
编辑:蒋红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