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三亿儿童的健康成长
儿童文化研究院揭牌
今天下午15时,国内首个儿童文化研究院——我校儿童文化研究院揭牌仪式在红楼南广场举行。
校长梅新林教授发表讲话。梅新林说,我校儿童文学研究历史悠久,成果丰硕,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该学科就一直被国内外同行公认为“儿童文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学术重镇”。2005年6月,我校成立了儿童文化研究院,这是我校第一个完全独立的科学研究机构,也是国内首家儿童文化研究院,旨在加强我校儿童文化研究的优势和特色学科建设,重组学术资源,拓展研究领域,推出系列精品,培养优秀人才,使之成为浙江师范大学最具特色优势、最具学术影响力与知名度的学术品牌。
梅新林希望儿童文化研究所有研究人员以此为契机,紧跟时代步伐,深入儿童世界,创新观念方法,拓宽研究领域,多出研究成果,为打造“中国儿童研究第一院”而努力奋斗!
来宾代表、著名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任溶溶讲话。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宋永刚、我校原校长蒋风为儿童文化研究院揭牌。梅新林为儿童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蒋风教授颁发聘书,为兼职教授任溶溶、梅子涵、吴其南、孙建江颁发聘书。
据了解,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校儿童文学学科在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拓荒者——蒋风教授的带领下,执着前行,坚守阳光事业,创下了多个国内第一:
1978年最早开始在国内高校中酝酿恢复儿童文学选修课程;1979年,在国内高校中第一个开始招收儿童文学研究生,在全国高校中最早建立了系统的儿童文学课程体系;1987年,出版中国儿童文学学术界第一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1991年,出版中国儿童文学学术界第一部《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1993年,出版中国儿童文学学术界第一部《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1999年,建立大陆第一家台湾儿童读物资料中心;2003年,创办中国高校中第一个儿童文学系;2004年,创办中国高校中第一份儿童文学和儿童文化研究的学术性丛刊《中国儿童文化》。
据儿童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方卫平教授介绍,成立后的儿童文化研究院将根据学校自身的学科传统和优势,直面当前儿童生活和教育面临的焦点问题,结合国家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关要求,按照儿童文学、媒介与儿童成长研究、儿童文化产业、儿童成长与道德发展等四个方向进行力量重组,资源整合,并采取专兼职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的运作模式,努力将儿童研究中心打造成中国高校儿童研究“第一院”。
研究院拟设立由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桂文亚女士提供经费的“思想猫”儿童文学奖学金,以培养、鼓励儿童文学研究新人。
“十一五”期间,儿童文化研究院还将围绕中国当代儿童的生存与发展现实,结合当前儿童文学、儿童艺术、儿童传播媒介、儿童教育等领域的研究现状,推出一批儿童文化研究的重大课题,进行全国招标,以期推出一批意义重大、水平精湛、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富有影响力的系列研究成果。
另据了解,我校还将筹建国际儿童文学馆,计划于2007年挂牌。
编辑: 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