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开展“青春·情感”主题教育活动
日期: 2013-04-08 作者: 供稿单位: 宣传部

  (校新闻中心学生记者团 程倩 陈漫)爱情究竟是什么?是否有爱就一定要有性?失恋后该怎么办……一个个敏感的性教育话题摆在行知学院商学分院的女生们面前。4月3日晚,在一场名为“青春•情感”女生情感专题讲座上,讲师徐颖轻轻关上门,拉上窗帘,与女学生们一起进行一场只属于女生的“悄悄话”。

  关于爱情,徐颖抛出让女生们“颇有同感”的讨论主题,也是自己大学时代卧谈会的经典话题:将来要嫁一个爱你的人还是你爱的人?在讨论过程中,徐颖逐一指出爱情具备的自主性、平等性、排他性等诸多特征。她说:“真正的爱情是给予与奉献,是双方共同来承担的责任。”

  说爱谈性,一组针对师大同学的性观念调查数据让现场女生一片哗然。随后,徐颖解释了婚前性行为及流产的弊端。她认为,性病艾滋病正逼近浙江高校的说法也非危言耸听。她现场指导女生们要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

  据了解,“青春•情感”主题教育巡回讲座计划有26场,当晚针对行知学院商学分院的讲座是第24场。为使女大学生自尊、自爱、自强,以成熟的心态对待感情,用正确的方式处理感情中遇到的问题。从3月22日到4月13日,校学生处决定面向全校大一到大三的女学生开展 “青春•情感”主题教育巡回讲座。

  从一开始以为是任务式的讲座,到越听越有味道,甚至表示愿意再多听几场,巡回讲座也在全校女生中间引起很大的反响,许多女生惊讶于讲座的“大尺度”。不过,吃惊之余更觉得庆幸,认为讲座非常给力,有故事、有活动,打破了传统的讲座形式,其中涉及的知识也很实用。在听完邵海燕老师的讲座后,初阳学院一位同学说:“邵老师很了解我们,知道我们女生心里真正在想什么,期望什么,又害怕什么,让我们找到自己真正的青春路。”讲师团成员施璐在做完讲座后,很多同学加了她的QQ,关注了她的微博,并向她咨询了面临的情感困惑。

  “不能因为所谓的‘寂寞’或‘虚荣’而去找伴侣,这场讲座帮助我在大学里乃至社会中,摆正对爱情的态度。” 一位教师教育学院的女生说,爱情更是精神上的互相依靠和前进动力。行知学院商学分院的一位同学坦言,这是自己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直面“性”。“曾经的‘难以启齿’到这次的‘直言不讳’,它让我们懂得如何更好地自尊自爱,保护自己。爱情缺少理智将变得盲目,甚至是悲剧。”

  讲座开展前,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牵头,组织了一个由6位长期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女教师组成的巡回讲师团。讲师团在经过小范围调研的基础上,多次开展集体备课与讨论,最终形成统一的讲稿和课件。为进一步优化讲座内容与形式,中心还专门组织各个学院的女生代表就讲座内容与形式开展座谈,搜集反馈信息。

  校学生处副处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讲师团成员之一的周红霞介绍,这是学校首次开展这样大范围的爱情知识普及活动。她们将根据同学们的反馈,适当增加讲座场次,并按计划在4月推出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问题识别与应对、大学生恋爱情感心理辅导培训等其他主题的系列讲座。此外,还将面向男生和毕业生推出主题教育讲座,为她们释疑解惑。

  据悉,一直以来,我校都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面向全体大一新生开设的通识课《大学生心理调适与发展》,其中就专门设计了如何在爱与被爱中成长、人际关系处理、生命教育等内容;此外,还通过主题班会、感恩教育等形式,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情感问题。



编辑: 张凯滨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