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艾平视察我校非洲研究院。中联部研究室副主任周余云、中联部四局综合处副处长董振宇等陪同视察。艾平一行与校党委书记陈德喜、校长吴锋民亲切交流,并与非洲研究院中青年学者进行了座谈。

艾平首先参观、考察了非洲博物馆、非洲研究院展厅、图书资料室、学者档案室、数据库,并听取了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关于我校非洲研究学科建设情况的汇报,详细询问了研究院学者最新的学术研究进展。

艾平充分肯定了我校非洲研究取得的成绩。作为长期关注非洲研究的学者和官员,艾平概括出国别和区域研究的四条经验:一是每个人对外国的研究,都会打上时代、国别、机构的烙印;二是快速推进非洲研究等新领域的捷径就是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三是形成研究的特色优势,既要有全球视野,也要有中国特色、单位特色;四是大学可以把研究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结合到一起,在国别、区域研究中发挥的可持续作用越来越大。

艾平认为,非洲研究正从“冷门”走向“显学”,但与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利益等相比,我们的非洲研究还是滞后的,有很多的发展空间,我们的中青年学者赶上了好机遇,拥有了施展才华的好机会。艾平对我校非洲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一是在做好学术研究的同时,发挥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优势,有学科支撑地、有系统训练地培养对非的外交、外事人才;二是进一步加强对策研究,充分发挥有别于政府机构的民间智库的作用,更加全面、客观、深入地研究问题;三是形成自己的研究优势,充分发挥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见长的优势,在非洲教育研究、特别是研究中非在教育领域的合作等方面加大力度;四是要充分认识到中非研究和交流是平等、双向的,把研究成果指导国内的改革发展作为非洲研究的最高境界。
吴锋民在出席座谈会时说,我校正在努力打造以培养更多综合性高水平对非人才为己任的非洲学学科,把服务国家部委对策研究作为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把培养中国的非洲通和非洲的中国通作为目标与追求,希望通过持续深入的努力,破解难题。吴锋民希望中联部在非洲研究系统工程等方面给予我校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