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日报》3月19日讯(记者 舒珊珊 赵银峤)传统的道德观念赋予了教师太多的光环,把教师比喻成“园丁”、“蜡烛”,无私奉献,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但为师者,他首先是子女、父母、妻子和丈夫,他在一个家庭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担当。
作为一名教师,他的事业和家庭是对立的吗?只有将所有时间、精力都投入教育事业的教师才是好教师吗?显然不是。记者认为,事业和家庭是相辅相成的,幸福平和的家庭生活能令教师愉悦地投入工作。试想如果生活不幸,他又怎么可能全身心地去教书育人呢?做一名事业家庭兼顾的智慧型教师,在课堂上传道授业,下班后照顾家人,享受天伦之乐已然成为当下不少教师的健康职业观。
近日,浙江省、金华市和永康市教育系统“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评选结果揭晓,永康中学王凤群被评为浙江省教育系统第十三届(2013~2014年度)“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永康一中吕美静、永康三中金奕被评为金华市教育系统“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另有20位教师被评为永康市教育系统“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记者采访了王凤群、吕美静、金奕3位教师兼顾事业与家庭的一些做法,供大家参考。
王凤群:
从家庭生活中汲取教书育人的智慧
“前几天,我带的明珠中学的第一届学生建了一个微信群,聊天中,他们谈到,现在还记得我当时跟他们说的一些话。”王凤群说,学校环境相对单纯,教师对学生的塑造力是她热爱教育事业的原因,这样的影响力也促使她更加谨慎地对待这份职业。
1990年,王凤群从浙师大毕业,先后在永康溪岸初中、明珠学校、永康中学任教。多年来,她基本上担任着一个班班主任和两个班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学任务,先后获得永康市教科研先进个人、永康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永康市百个师德小故事评比一等奖等荣誉。
对待学生,王凤群称就如同母亲养育孩子。她曾在新年来临之际,孩子们放学离校之后,在他们每个人的抽屉里放上一个别致的信封,信封里是一颗糖果和一张贺卡,贺卡上写着她对全班49位孩子的殷殷祝福。真挚的付出换来了孩子们纯真的爱。王凤群坦言,曾经她的确一门心思放在学校、学生身上。
2003年正月开学第一天,王凤群上完课发现手机上有9个未接电话。哥哥告诉她,母亲快不行了。当王凤群赶回家时,母亲已溘然长逝。“子欲养而亲不待”,对母亲的愧疚让王凤群决定要把更多的爱赋予婆婆。
2006年暑假,72岁的婆婆因肾结石做了一次大手术,20多个日夜王凤群喂饭喂药,端屎倒尿,悉心照顾,以至于同病房的患者都以为她是老太太的亲闺女。2008~2009年,婆婆又因败血症和脑中风住院,那段日子里从永康到金华再到杭州,一家人花光了几十年来所有积蓄,终于将老太太从死神那儿拉了回来。现在老太太生活能够基本自理,王凤群每周一次和丈夫一起带上老太太爱吃的食物去看望,她心里最清楚老太太喜欢什么……
“其实处理家事和教育是互通的,比如我与婆婆相处时,我处处为她考虑,花点心思记住她的喜好,彼此之间就能将心比心。教师和学生之间也是同样道理。再比如我的母亲是个知足、豁达的人,我在她的影响下学会了分享,我不仅能够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学生,也能言传身教地将这些为人处世的态度传递给他们。”王凤群认为,用心地过好家庭生活不仅不会影响她的教育事业,反倒为她提供了许多教书育人的智慧。
找到事业与家庭的平衡点
吕美静:
记者3月17日下午和吕美静老师联系时她说:“晚上6时半学校开会,会后我给你去个电话。”结果一等等到晚上9时,她说会后几个学生有点事,就先去处理了。
这样的时间点,对于从教16年,一直担任三个班及以上的生物教学,多年担任班主任,备课组长、学科组长,如今是永康一中的骨干教师的吕美静来说,应该不算太晚。这也是无数奋战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们的写照。在繁忙的工作环境下,吕美静仍能将家庭生活过得其乐融融,她是怎么做到的?
“平时我要上课,周六、周日在家,我就多干点活,做饭、接送孩子,尽量弥补家庭。”做好时间分配是吕美静在处理事业和家庭时要找的第一个平衡点。
吕美静说,十几年来,她和丈夫一直与公婆一起生活,相互的包容和谅解让整个家很和谐。公公婆婆对她的工作十分理解和支持,每当她取得成绩的时候,他们十分欣喜。小孩子上学、放学接送,婆婆都一手包了。丈夫是单位的骨干,是家里的“主心骨”,也是她的“参谋长”。工作、生活中,夫妻俩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吕美静懂得用情感维系亲情的道理。“老人的话多听一点,平时带他们出去逛逛街,买买衣服。如果我连自己的家庭、孩子都料理不好,怎么可能安心工作,去教育那么多学生呢?”吕美静认为,只要安排妥当,事业和家庭完全可以兼顾。“如果家里有事,同事之间都会相互帮助,调一下课,不会影响进度。”
平日里,吕美静不发牢骚,任劳任怨。遇到麻烦时总是往好处想,心平气和地去解决,和谐稳定的家成了吕美静的“大后方”。
有了美满家庭生活的支持,吕美静的教学事业也蒸蒸日上。她教的班级生物成绩高分段的人数优势明显,班级平均分也有明显的优势。因为所教的学科成绩显著,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个人。2013学年,吕美静担任高三学部副主任,协助主任做好分管工作,查找工作短板,配合主任做好短板提升工作。这届高三学生考出永康一中近十年最好成绩,多人进入清华北大等名校。
事业的成功离不开家庭的支持
金奕:
在不少同事的眼中,永康三中的金奕不仅是事业上的成功者,也是拥有精致生活的幸福女人。在学校,她身兼数职,既是心理辅导室主任,又是语文备课组长和班主任,还负责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成绩优秀,同时,她始终以积极热情的心态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和婚姻。近日,金奕被评为金华市教育系统“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
一边是家庭,一边是工作,工作的繁忙曾经一度让金奕处在迷茫的状态,和家人也产生了隔阂。“那时候,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写了一篇作文,名叫‘我的坏妈妈’。在作文中,女儿说我很少出现在她眼前,认为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妈妈,当时,看到这篇作文后,我特别震撼,眼泪差一点就流了出来。”金奕说,从那时起,她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计划着做出一些改变。
2003年9月,永康三中成立心理辅导室,金奕成为一名心理辅导老师。开始研究起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后,我的心态发生了转变,我明白,只有乐于付出,乐于奉献,且不计较回报,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满足。”金奕说。
“女儿态度的转变是在她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她遇到了一次友情危机,我帮助她解决好了。”金奕说,有一段时间,女儿和几名同学产生了矛盾,了解情况后,金奕抽出时间带上女儿和同学一起外出露营、看电影,增加了女儿和同学们一起玩的时间,让他们重归于好。
“其实对于家人来说,陪伴是最重要的,不管再忙,我都要抽出时间陪伴丈夫和女儿。现在,女儿有一点小秘密都愿意和我分享,我也经常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小事让她感受到我的关注和爱。”金奕说。
在丈夫眼里,金奕是一个贤惠的好妻子。据介绍,金奕的丈夫在永康污水处理厂工作,因为工作需要,经常值班,家里的重担就落在了金奕的身上,她不仅毫无怨言,而且擅长心理学的她还能在丈夫工作、生活中遇到烦恼的时候,给予心灵的抚慰。
“其实人生就像走钢索,当你最平衡的时候,就是最成功的时候。”在金奕看来,事业和家庭就是天平的两端,事业的成功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家庭的和谐能促进事业的发展。
编辑:廖梅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