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教师教育学院第二届语文专硕教育教学研讨会在17幢718举行。研讨会邀请了4个浙派名师为语文学科专业硕士生进行语文教育教学微讲座。研究生学院、教育学院负责人等参加研讨会。硕士生导师蔡伟教授主持研讨会。
省教研室高中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胡勤,福建教育学院语文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应永恒,瑞安中学教科室主任、特级教师金晓涛,宁波市鄞州区语文教研员毛刚飞微讲课结束后,还解答了研究生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疑惑。
胡勤老师以一个玩笑开场:“当一名语文老师是一件最快乐而又最痛苦的事”,并认为,语文的快乐和痛苦基于同一个道理“语文的不确定性”。物理、化学等学科针对的和教授的都是实体性的知识,而语文学习和思考的是抽象的语言和文字。胡老师以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为例,向大家说明了文本解读的角度可以多方面,如文章学、叙述学等。
从教30多年的应永恒老师认为做一名老师有三点非常重要:课堂、考试和教师的自我提升。应老师从课堂方面进行了讲解,介绍了自己的教学主张——本然语文,具体表现在求真、求序、求和、求新、求实、求美等6个方面。其中,求真是“教什么”,是课程开发的问题;求序过程是教师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和把握,对文本独特理解之后的过程;求和指语文课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求新体现在课堂构思、到位而独特的解读、个性等;求实主要让学生考试得实惠、人生更美好、精神世界最富足;求美是求文本的美、体式的美、语文的美。
金晓涛老师以“入阁、出阁和升阁”为主线讲述了自己的教学经历。她从最初对上课的朦胧到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课堂的好与不好,到最后能上出具备自我个性与特色的课。金老师给研究生们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注重文本解读,可以对教材中的文本逐一进行文本解读,为将来进入学校做好准备。二是要熟悉学校教学需要什么。三要常走进学校、走进课堂看看。
毛刚飞老师讲述了一次他给三名研究生面试的经历,强调了专业知识与教学实际有效结合的重要性。毛老师认为知识与教学实际的有效结合需要对文本的理解和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毛老师还提出教师发展的三根:木根——大量阅读;笔根——大量写;舌根——课堂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