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一级学科举行基地学术委员会会议暨高峰论坛
日期: 2015-05-09 作者: 供稿单位: 教科院

  近日,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教育学一级学科举行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暨“大学领导力与大学治理现代化”高峰论坛。会议期间,校党委书记陈德喜看望了与会的学术委员和专家学者。
  
  教育学一级学科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上,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高教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王英杰教授,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南京师范大学前副校长吴康宁教授,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长江学者、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教授,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江学者、教育学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教科院院长眭依凡教授,副校长楼世洲教授,我校杰出教授裴娣娜等学术委员出席会议。
  
  王英杰教授主持会议,副教校长楼世洲教授,校党委委员、科学研究院院长钟依均授分别致辞。学术委员们听取了基地主任眭依凡教授所作的上一年度基地工作总结以及对今年工作计划,在充分肯定基地建设成效的同时也为基地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随后,研究基地举行的“大学领导力与大学治理现代化”高峰论坛分别在我校和湖州师范学院举行,副校长李伟健教授、湖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刘剑虹教授分别致欢迎辞。刘海峰教授,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马陆亭研究员,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宣勇教授,裴娣娜教授,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韩严明教授,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施晓光教授,绍兴文理学院院长叶飞帆教授,眭依凡教授,王英杰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会会长、文化学院院长刘献君教授,中国高教学会副秘书长叶之红教授,南京大学龚放教授,吴康宁教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胡建华,中南民族大学教师教学发展国家示范中心康翠萍教授等,依次作了“高校院系所的组织构架与名称规范”“大学面向自主办学后的责任担当”“党委如何领导大学”“思考和回答吴康宁教授之问——探索中国问题”“试论大学校长的教育家修为”“文化重塑:治理能力模式现代化之锥”“敏捷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大学领导力:我们还有多少提升空间”“大学中的院长:制度、文化和责任”“自制、共治、善治——大学治理的特征、方式和目标”“高等学校党委的作用、职能及其领导力”“大学校长专业化: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路径之一”“角色扭曲:影响大学校长领导力的重要原因”“大学学术组织科层化分析”“基于学术咨询的现代化大学治理体系的反思与重建”等主题报告。

  眭依凡教授作会议总结,代表论坛发起人和主办方对论坛取得的成果和反响表示肯定,对湖州师范学院、《探索与争鸣》、《江苏高教》杂志社的大力支持以及与会专家学者的热情参与表示感谢。他也指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历届高峰论坛的目的就在于探讨大学如何更好地承负起国家赋予大学的责任,顺应时代要求,遵循自身规律,坚守内在属性,不断改变和完善自身。以教育学一级学科重点研究基地牵头组织的高峰论坛已经先后举办了三届论坛,“大学制度”“大学效率”“大学治理”为主题的讨论也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
  
  本届高峰论坛由我校教育学一级学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探索与争鸣》杂志社共同主办,由我校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共同承办。



编辑: 廖梅杰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