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传学院与北影联合举办“中小学电影教育”学术研讨会
日期: 2015-05-23 作者: 供稿单位: 文传学院

  5月15日,我校文传学院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中小学电影教育”学术研讨会。来自北影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文传学院、儿童文化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和教师,及我校附中、金华五中、横店中心小学的校长们参会,围绕中小学电影教育发展和现状、问题和困境、未来发展等展开研讨。
  
  北京电影学院科研处处长、图书馆馆长、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刘军研究员介绍了电影教育研究中心创设的背景、开展的工作。刘军说,浙师大与电影及儿童电影均有交集,在儿童文学与文化研究、电影文化研究方面积累了良好的学术成果和声誉,加上浙师大与横店影视城具有地理接近的优势,因此,在此基础上,北京电影学院愿与浙师大合作开展中小学电影教育研究。刘军认为中小学电影教育需要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使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中学到基本的自理能力和价值观的构建,促进孩子的个人成长、自我成长;增强孩子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多视角认识社会和民族;进一步促进学生学科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审美水平,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由理论的学习落实到实践,从看电影到制作、剪辑电影,再到影片融资、传播、营销,使学生深入地了解视觉传播时代中整个影视产业的发展路径。不过刘军也认为,当前电影教育在中小学中面临多重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及解决:电影教育未进入课堂体系,电影教育的课程体系不成形;学生处于被动接收影视知识的状态,流动放映中心播放的影片陈旧、时效性弱,播放的影片未针对不同的接收群体进行分级;所用的影视资源都是网络下载,多为盗版资源,且娱乐性强,缺乏一定的思考性和文化价值等。
  
  文传学院院长田中初教授表示,文传学院近些年立足师范特色,在中小学开展电影教育与培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后学院还将戏剧影视文学作为重点建设学科,借助师范特色、中小学校友资源和电影教育大发展契机,为学院发展注入新活力。田中初还提出了开展中小学电影教育的几点对策:一引发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对电影的关注;二开辟关注电影的渠道;三创建典型案例和特色学校;四以刊物为核心提高引领成效;五通过北京电影学院精英班的培训和基层教师编书,加强专业教师在电影教育上的介入。

  我校附属中学副校长童志斌作为金华市高中校长代表发言。他说,附属中学在电影素养教育方面开展了“影英活动”、开设影视赏析与评论、话剧欣赏与表演等选修课,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目前的电影教育教学中仅是再利用电影资源,在未来的课程改革、高考改革中,电影教育将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能够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相关电影资源库和中小学电影网站的建设工作,将电影教育与生涯教育相结合。

   金华市第五中学副校长成金莲作为初中校长代表发言,她介绍五中也把电影作为德育和美育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电影、辅助教学,并组织微课、微电影、摄影比赛和参与影视表演,调动学生参与性。希望高校影视专业教师能够为中小学电影教育在师资培养方面和教师继续教育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的电影教育。

   横店中心小学校长厉岗玲作为小学校长代表发言,她说,自己学校注重发掘小学生在影视方面的潜力,设立了表演、拍摄、道具制作、服装等学生社团,通过社团的力量和每周三两节课的时间,邀请当地影视工作者进校园授课,培养小学生的影视创作能力。厉岗玲也表示,小学电影教育存在急需增强影视设备投入和师资力量培训等问题。

  在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就中小学电影教育的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展开了讨论,对中小学电影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代表们希望能够整合队伍和力量,运用北京电影学院与浙师大的资源和网络,加快相关问卷调查、课本教材和科研课题的实施,推动中小学电影素养教育普及。
  
   研讨会结束后,代表们实地考察了横店中心小学的电影教育开展情况。



编辑: 廖梅杰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