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刊发潘涌教授特约理论文章
日期: 2015-06-05 作者: 供稿单位: 教育学院

  6月3日出版的《中国教育报》,在理论版头条刊发潘涌教授的特约理论文章《中国表达 提升文化软实力》。

  文章指出,以思想表达力和创造力为核心的母语文化是国家可持续增值的文化资本,具有难以估算的创造性升值前景,构成国家走向伟大复兴和辉煌建树的核心精神资产。因此,必须确立“表达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实现从“接受本位”到“表达本位”的范式创新,走向“积极语用”新课堂这种语言教育的真境界:尊重表达天性、提供表达契机、释放表达欲望、养成表达习惯、炼就表达能力,最终使每一位学习者的表达力伴随生活阅历的丰富化、思维品质的深刻化而获得终生可持续发展;而个体母语的表达力将自然汇合并弘扬为中华民族强劲的文化创造力。

  该文最后强调,汉语弱,则国运衰;汉语强,则国运昌。今日汉语之命运,将深刻地预示着中国文化之未来与东方文明之走势。一个国民生产总量“坐二望一”的经济大国,必然需要与之匹配的国际文化地位——汉语的兴盛将是不可逆转的历史逻辑。自觉实现从“被思考”、“被体验”和“被表达”的消极语用到源自心灵、主动表达和精彩创造的积极语用新范式的历史性蜕变——这是变革中的汉语文教育为实现中国“文化梦”而可能作出的独特贡献。

  据了解,该文是《中国教育报》“语言与文风”系列的理论特稿之一,此前理论周刊已相约并发表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三位教授的特稿。






编辑:张凯滨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