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60·学术】聚焦学科前沿 畅享学术盛宴(图)
日期: 2016-04-16 作者: 供稿单位: 宣传部

   校庆期间,校园内各类学术讲座精彩开讲,为庆典增添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4月11日晚,“影像、媒介与民族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在田家炳教育书院举行。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教授、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马云华教授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陈华文教授分别作主题发言。

   周星指出,在当代社会环境下影像已成为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马云华则提出,要努力搭建民族文化艺术研究成果传播平台;陈华文从自身学科角度出发,指出非遗影像对非遗传承与传播的不可替代性。

   三位专家提出了影像媒介与传统民族文化间的重要纽带关系,奠定了本次研讨会的基调。

   之后,研讨会分“民俗、民族文化与影像传播”和“非遗、人类学与影像传播”两个分会场进行,共计19位校内外学者作精彩汇报。

   本次研讨会打破了民间文化研究与影视文化研究的学科边界,不同研究方向的学者围绕“影像、媒介与民族文化传播”这一主题畅所欲言,实现了相互间的互通与切磋。

   据悉,本次研讨会由第2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和我校主办,文传学院承办。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浙江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12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4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

   4月15日,美术学院举办了两场专业论坛。在“卓越的高度 仰望的全景”特级教师基础美术教育发展论坛上,姜玉铭、朱国华、李启云、林维山、吴立文、周信达、曹建林等7名浙江省美术特级教师分享了他们的教育思想、教育经验以及教育智慧。

   75岁高龄的原温州市苍南教研室特级教师姜玉铭老先生激情演讲,引典思辨,从哲学的高度引发大学生对艺术的反思。

  “我们教给孩子的不仅仅只是技法,而是要交给他们这一辈子都受用的人生哲理。”来自杭州市东园小学的朱国华强调教学风格的写意性和浪漫主义诗性,提出要用宽阔的胸怀、激昂的热情将美术思想融入学生的生命中。

   设计与创新创业论坛也于当日晚上举行。美术学90届学长路华、艺术设计99届学长张辰、艺术设计08届的学长洪军以及美术学院院友丁涛老师作主题发言。

   华路从影片《冰冻星球》引入,结合自身创作经历,提醒同学们要用专注的精神在细节中进行创造。张辰在强调设计来源于生活的基础上,提醒同学们注重提高专业水平、体验生活、多看多想。洪军则强调坚持、创新与感恩,激励同学们不断努力。“设计师在追求高度的同时也要在意底层。”丁韬认为,大众生活在民间,且底层是卓越高度的决定因素。

   (图、文由各学院提供)



编辑: 朱慧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