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新闻中心学生记者团 张玲珑 华赵思曼)六十载砥砺耕耘,我校为基础教育界输送了大批师资人才,被誉为“浙江省基础教育师资的摇篮”。4月16日下午,正值我校60周年华诞,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开幕式在行政中心报告厅举行。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我校副校长李伟健,北京大学考试院院长、教务部副部长秦春华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我校杰出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裴娣娜主持开幕式。来自全省基础教育界的校友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学院的师生代表参与开幕式。
林依婷 摄
李伟健向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近年来的办学情况。长期以来,我校秉承“服务与引领浙江教师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举措”的办学使命,依靠多途径支撑浙江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着力打造浙师教育服务品牌,为社会提供了众多优质资源。李伟健表示,面对当下信息技术革新和“互联网+”的历史新境遇,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也必须向纵深推进,实现从知识本位的传统教育向能力本位的现代教育转型,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与个性化学习需求。
韩平对我校在浙江基础教育发展、基础教育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的贡献表示肯定。在论坛开幕上,他以“选择性教育”为主题作了报告,并从三方面阐述了实行选择性教育的必然性与重要性。首先,选择性教育是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所在。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依靠选择性教育培养各类人才,服务社会的不同领域。第二,选择性教育是先进教育理念的本质所在。它关注学生差异、提供多元选择、尊重学生选择,有利于挖崛学生潜能,发挥学生主动性。第三,选择性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途径。在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提供给学生的教育应从机会公平走向内容公平,从“教”为中心走向“学”为中心,从关注生存走向关注发展。选择性教育能给予学生自己想要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特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秦春华从当代世界本科教育发展的趋势出发,提出了关于高考和高校招生改革的思考。他以美国为例,介绍了美国在信息革命下对本科教育的改造,并指出我们需要正确理解公平,不能因担心而不改革。他说,选拔具有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力、领导力的学生是时代的必然走势。而关于中国高校如何选拔人才,他建议把招生自主权还给高校,同时加强考试招生制度建设,加强招生专业化能力建设。
开幕式结束后,裴娣娜、宁波市教育局装备与电教中心主任张曦、上海格致中学校长张志敏、我校附属中学校长何通海等五位教育专家作专题报告。
据悉,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热与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本届论坛以“‘互联网+’背景下未来基础教育发展”为主题,邀请了名家名师名校长共议浙江基础教育改革问题,共谋新突破。本届论坛作为校庆系列论坛之一,由我校教育学院与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