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外语学院张生祥博士主编,校内外多名教师和研究生参与翻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第一辑在美国海马出版社(Homa & Sekey Books)正式出版,共12本,近60万字,是来自全国高校15位译者协同作战,历时两年多的集体智慧结晶。外语学院陈芳蓉、陈小芳、李艳、吴玉美、夏建新、姚倩等6位老师参与了丛书翻译工作。
德化瓷(英文版)封面
该丛书是国内第一套全面、系统地介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书,也是同类图书中规格最高、权威性最高的,分别入选2010年“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立项、国新办“走出去图书”项目工程组立项,同时入选“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和“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重点推荐书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第一辑包括《湖笔》(陈芳蓉译)、《德化瓷》(陈小芳译)、《川剧》(李艳译)、《安顺地方戏》(吴玉美译)、《泉州提线木偶戏》(夏建新译)《江南丝竹》(姚倩译)、《宜兴紫砂工艺》(孙海琴译)、《泰山石敢当》(沈继诚译)、《粤剧》(陈尚真译)、《铜鼓文化》(吴慧娟译)、《耿村民间故事》(王欣欣、汪佳丽译)、《南派布袋戏》(王天真、潘萍译)等12种。
该丛书是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翻译馆推出的“翻译中国”(Translating China)工程的系列项目之一。按照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要求去编写与翻译,主要通过纸质和电子媒介向全世界发行,其目的是推广与传播中国的非物质文化,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喜爱中国。
另悉,该丛书第二辑(10种)的翻译工作正在积极筹划中,预计用1年的时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