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19日,由我校环东海与边疆研究院与黑龙江出版集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东北论坛˙新常态下东北边疆与东北亚共同体构建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举行。来自国内外有关高校和研究机构以及我校环东海与边疆研究院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田恃玮到会致辞。他代表黑龙江省政府对本届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相信通过与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必将推动边疆研究和东北亚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入。
我校环东海与边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国灿教授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他代表主办单位热烈欢迎和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论坛,并简要地介绍了浙江师范大学的基本情况,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和研讨会,进一步加强环东海与边疆研究院与同内外同行的联系,共同推进边疆研究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美国哈佛大学客座研究员朱瑞熙先生、日本长崎大学祁建民教授等作为学者代表先后致辞。
在会议的第一阶段,长崎大学祁建民教授、中国军事科学院张忠良教授、国防大学张未平教授、我校赵志辉教授和吴卡副教授等分别作了题为《1930年代围绕蒙疆政权而展开的中日苏蒙关系》《关于经略日本海若干问题的初步思考》《拉铁摩尔的边疆“蓄水池”理论评述》《中日‘冲之鸟’争议的国际法分析》的主旨发言。
在会议第二阶段,与会学者围绕“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与边疆社会”“东北亚国际关系与区域合作”“海洋历史与文化”“边海疆控制与管理”等主题,进行分组讨论和交流。
我校环东海与边疆研究院院长于逢春教授作大会总结。他指出,本届论坛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多学科、多领域学者的共同研讨和互相交流,提出了不少新的观点、看法和认识,对推动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东北论坛自去年正式升格为国家级论坛,今年继续列入“中俄博览会”和“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的国家级人文交流议程。同时,本届论坛也是环东海与边疆研究院所承担的国家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资金项目“东亚文化共性与中日韩海洋共同体构建”的一项重要活动。
本次论坛的研讨,引起不少重要媒体的关注,新华社、香港大公报等均作了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