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著名电影导演希萨柯来我校交流
日期: 2016-06-24 作者: 供稿单位: 文传学院

   6月21日,受我校非洲影视研究中心邀请,非洲著名导演阿卜杜勒拉赫曼·希萨柯(Abderrahmane Sissako)作客我校演播厅,与我校师生进行互动交流。

   交流会上,希萨柯带来了他在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的作品《期待幸福》,影片以唯美的画面,散文诗一样的结构,充满乡愁的情绪,讲述着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的非洲村庄的现状与前景。

   影片是第一部展现中非文化交流的非洲电影,希萨柯在交流会上回忆起制作过程:他在毛里塔尼亚家乡偶遇一位中国渔夫,于是邀请他出演本片,对方一再拒绝参演,但是表示喜欢唱歌,所以希萨柯就拍摄了他演唱中国经典老歌《铁窗泪》《长相依》的情境,现场观众备感亲切。

   交流会上,希萨柯导演还和夫人、《廷巴克图》编剧凯赛娜·塔尔一起回答了关于他最新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廷巴克图》的问题。希萨柯强调,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喜欢热血沸腾的动作片,很少静下心来观看一部有关传统与发展、宗教与人性的电影,希望以后会有更多人能够关注心灵思考的题材。塔尔对大家的到来表示了感谢,并说在中国高校交流也是他们的独特经验,希望大家以后能多支持关注非洲本土电影。

   交流会由我校非洲影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勇主持,文传学院黄宝富老师对本场活动进行了点评,他认为导演以“流浪”身份反观非洲迷惘的本土意识,充满感伤与思想、乡愁与文明、迁移与坚守、此岸与彼岸等方面的思考,西方话语与非洲话语的杂糅、非洲想象与中国梦想的融合对于我们理解当代非洲和中非关系具有启发价值。

   希萨柯此行为结束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工作后的第一站,期间与我校非洲研究院、文传学院负责人进行交流,三方期待共同推动中非影视与中非文化交流与发展。

   阿卜杜勒拉赫曼·希萨柯简介:

   毛里塔尼亚编剧、导演、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被誉为当代非洲最重要、最著名的导演。
   1991年自编自导短片《游戏》(The Game);
   1993年自编自导短片《十月》(Octobre);
   1997年执导电视连续剧《非洲梦》(African Dreaming)一集;
   1998年自编自导自演《生命到底是什么》(Life On Earth),获瓦加杜古泛非电影电视节特别提及、瑞士佛瑞堡影展大奖等;
   2002年《期待幸福》(Waiting For Happiness) ,获瓦加杜古泛非电影电视节耶内加金马奖(Étalons de Yennenga)、戛纳电影节法国文化奖年度外国制作者(France Culture Award - Foreign Cineaste of the Year)、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一种关注”大奖等;
   2006年自编自导、自己制片《巴马科》(Bamako);
   2008年执导《8》;
   2014年自编自导《廷巴克图》(Timbuktu) 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奖、法国凯撒电影节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七项大奖。 



编辑: 新闻中心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