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群舞《活着1937》亮相浙江省高雅艺术进校园展演
日期: 2018-10-28 作者: 供稿单位: 音乐学院

  10月24日,我校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群舞《活着1937》以全新面貌在浙江省高雅艺术进校园展演中惊艳亮相,首演在浙江中医药大学举行。次日,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演出。




  群舞《活着1937》曾荣获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十佳作品”第一名,浙江省音乐舞蹈节职业组群舞三等奖和新作品奖等荣誉。舞蹈由音乐学院青年舞蹈教师刘学刚编创,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女性在丧失尊严的绝望中,毅然扛起民族救亡的大旗,与侵华日军斗争到底,表现了中国女性坚贞不屈的刚烈意志和誓死与祖国共进退的顽强品性。


  为了这次浙江省高雅艺术进校园展演,群舞《活着1937》从音乐、服装、作品细节等处着手历时一年修改提升。舞蹈音乐制作由音乐学院副教授、青年作曲家刘健负责,作曲大小修改近6稿。修改后的作品音乐在贴近抗战史实基础上,虚实结合,小提琴旋律的贯穿和特殊处理将作品的层次变化以及情绪渲染凸显了出来,增强了舞蹈的冲击力和张力。服装则由优秀青年服装设计师邴湘芝设计,新版服装更具现实感、时代感与带入感,使作品的舞台感更加饱满。此外,相关舞蹈专家通过现场指导、视频观看等方式对作品细节进行论证指导。



  国家一级导演叶茗点评称:“编导以鲜明的舞台表现性语汇刻画了‘1937’那个特定年代中一群受迫害、被欺辱女性们的悲惨命运。生动简洁的肢体表达,细腻深邃的情感倾述,充满了舞台的张力,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据了解,为更深刻理解并进入角色,演员们集体观看相关抗战题材的电影和纪录片。主创团队还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和南京博物院观摩学习。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丰富历史文化知识,近距离体会民族文化积淀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熏陶,帮助舞者在舞蹈表演中由内而外地抒发真实情感。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群舞《活着1937》还将在浙江省高雅艺术进校园十余场系列活动中继续展演。“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为促进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质为目标。作为活动承办方,我校紧紧围绕“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主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达到艺术教育“润物无声,育人无形”的效果。


编辑:张凯滨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