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万俊人教授谈“课题选择与研究”
日期: 2018-12-25 作者: 供稿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

  1221日,清华大学万俊人教授来校做“课题选择与研究”专题讲座讲座由科学研究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承办。



讲座围绕“课题、立课题、做课题”三个关键词展开


针对“课题”,万俊人教授认为选择课题的关键在于要有问题意识他指出“课题就是问题的主题化”。对于如何发现问题,万俊人教授结合自身多年从事研究的经历提供了三种基本途径:一是从专业领域本身发现问题,要对所从事专业的发展历史以及涉及到的经典文本,经典著作、主要代表人物深刻了解,不断从经典中催生出新的问题。二是把握时代发展,发现时代问题。万俊人教授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为例深刻说明了任何理论的发展都与所处的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是如何产生的,内在机理又是什么,都为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强调研究者一定要对所处时代有独特的把握,才能发现问题。三是从长期存在但有争议的课题发现问题。有些问题例如人性问题等,根本没有终极答案,只能是每个时代对其做出与时代相应的解释。


对于“立课题”万俊人教授认为,“立”一个课题,要重视从自己的学科背景和学术能力出发,要有前期的研究基础和研究积累;要重视从学科综合出发,要向相关学科借鉴相关理论成果;要重视从老课题中寻找新价值。



“做课题”中,万俊人教授结合自身多年担任评审专家的经历向在场听众传授了其“独门绝招”。首先,课题题目一定要好,同样的研究主题,题目表述不同,呈现的效果会截然不同,申报者一定要在课题题目上下功夫。其次,文献的梳理与综述非常重要,评审专家往往可以通过文献综述判断学者的宽度和厚度。建议申报者在阅读文献不仅要肯读,还要会读,能够通过文献梳理总结提炼出所研究课题的价值。第三,论证环节课题的难点不宜太多要抓住要害要攻克的难点就是创新点。第四,学术团队的组建至关重要,可以弥补自身前期成果不足的缺陷。第五参考文献的选择要慎重,要中西结合、古今结合。


万俊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家社科基金评委,清华大学首批人文资深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