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勃课题组发现适用于Sigmatropic重排反应的“氟效应”
日期: 2019-03-19 作者: 供稿单位: 生化学院

  近日,我校“钱江学者”彭勃研究员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大学汪志祥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Angew. Chem. Int. Ed.在线发表题为“ortho Difluoroalkylation of Aryliodanes with Enol Silyl Ethers through a Rearrangement Enabled by a Fluorine Effect”研究论文

        

    近年来,彭勃课题组专注于芳烃σ重排反应领域,发现了适用于芳烃σ重排的“张力加速效应”。借助此效应,该课题组发展了芳基亚砜与烷基腈经过组装/脱质子的重排反应新模式(eq 1),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随后,该课题组再次借助张力加速效应,实现了芳基高价碘的高速重排(eq 2)和芳基亚砜与烯丙基腈的[5,5]-σ重排反应(eq 3),相关成果先后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近期,课题组又发现一种特殊的“氟效应”(eq 4)。该“氟效应”是将烯醇硅醚传统的α-碳亲核转变为氧亲核,使得二氟烯醇硅醚成为一类构建σ重排前体的含氟单元片段。基于该效应,课题组发展了芳基高价碘的邻位二氟烷基化反应。汪志祥研究员及其课题组研究生张超深通过理论计算揭示了该“氟效应”在反应中发挥的作用。


课题组黄鑫老师、张亚鸽同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张超深同学为本论文的共同一作。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王志祥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浙江师范大学为该论文第一单位。该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钱江学者计划、校引进人才科研启动经费的支持。


Angew. Chem. Int. Ed.(德国应用化学)为化学领域的顶级期刊,由德国Wiley公司出版,分德语版和英语版。收录有机化学、生命有机化学、材料学、高分子化学等领域的研究论文。2017-2018年影响因子为12.102



编辑:刘璇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