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天亮得早,早上6点不到,蒋风已经起来了,几分钟洗漱完毕,他就急匆匆钻到书房,今天,他要做的,是继续编写《世界儿童文学事典》修订本。
“他真的是扑到了写作里,经常吃饭都要催好几遍才出来。”在夫人卢德芳的眼里,蒋风是个很执着的人,“他呀,真当是跟儿童文学打了一辈子交道。”
“虽然我90多岁了,但我把自己当作90后。”说到这,94岁高龄的蒋风眉眼里都是笑,他说希望自己保持一颗童心,坚守到生命最后一刻。
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风写了第一篇儿童文学作品《落水的鸭子》,讽刺当时落网的汉奸,发表在台州的《青年日报》上。不过,那时的蒋风还没有想过吃儿童文学这碗饭。
解放战争,蒋风投身进步运动,结果被写进黑名单,找工作到处碰壁,他就给报纸写文章。“1947年,《申报》看中我,聘我当驻金华记者。”1948年,蒋风从《申报》上看到消息,说3个少年看了荒诞的连环画,结伴到四川峨眉山修仙学道,最后自以为成仙能飞升了,跳崖身亡。
“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没了,太让人心痛了。”蒋风当时就感到,儿童文学对塑造孩子的人格和心灵太重要了。“我应该写一点东西让孩子们看,让他们从中受到好的影响。”于是,他琢磨起儿童文学创作和教育。
1952年,蒋风进入金华师范学校,在语文课中,他就加了儿童文学相关内容。1956年,蒋风被选调到浙江师范学院中文系,走上大学的儿童文学讲坛。“那时儿童文学在大学里是‘小儿科’,没有现成教材。”蒋风表示,除了从苏联翻译过来的一点点资料外,什么参考书也没有。他就从中外文学遗产中一点点搜寻、整理,花了两年时间完成了一本教材。其中关于中国部分整理成《中国儿童文学讲话》。这本书出版后连印4次,一上架就售罄。
1966年,“文革”开始了,儿童读物陆续被毁,蒋风成了“反动学术权威”,被关进了牛棚。1978年“文革”虽已结束,但出版工作遭受长达十年之久的破坏,全国出版事业百花凋零,书荒仍十分严重。蒋风心里充满焦虑。正因此,教育部、国家出版局、文化部、团中央、全国文联等部委联合在庐山举行全国首届儿童读物出版工作会议,蒋风欣然赴会,“让儿童读好书”,这个任务最终落到了蒋风肩上。
《申报》一则消息 让他琢磨儿童文学创作
庐山回来后,蒋风就像个高速旋转的陀螺。1979年,他率先在全国招收儿童文学硕士研究生,先后招收9届,获儿童文学硕士学位的有16人,如今,国内许多高校儿童文学专业的骨干教授,如吴其南、王泉根等,以及儿童文学出版界的骨干编辑,如汤锐、邹亮、韩进等,都是从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专业走出来的。浙江师范大学因此被国际儿童文学文学界誉为“儿童文学研究之重镇”。
1979年,蒋风开设的全校性儿童文学兴趣小组,成为全校最受欢迎也是最具活力的课外活动基地,培养了谢华、周晓波、王铨美、何蔚萍、盛子潮等一批冒尖的作家、教授、理论家。同年建立的儿童文学研究室成为中国第一个儿童文学研究机构,与此同时筹建的儿童文学专业资料室,也成为全国至今收藏资料最丰富的专业资料室。
1978年冬,蒋风把上世纪50年代在浙江师范学院和杭州大学讲授儿童文学课的教材加以增补整理,于次年交给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虽因责编陈忠邦先生患病,拖了两年,一直到1982年5月才与蒋风组织并参与北师大等5所高校集体编写的另一本《儿童文学概论》同时出版,但都是新中国第一本系统性的儿童文学理论书。
另外,蒋风还不遗余力地推动儿童文学的中外交流,他是中国儿童文学理论“走出去”的第一人。他不仅努力将中国儿童文学更多地介绍给国外,而且致力于将国外的优秀儿童文学介绍到中国来。1987年,蒋风成为国际儿童文学学会的第一位中国籍会员。此后,他又陆续担任亚洲儿童文学研究会共同会长、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名誉顾问、国际格林奖评委等重要的世界儿童文学学术组织的重要职务。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走出去”的第一人
办起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
结累累硕果
1994年,根据组织部门的安排,蒋风办了离休手续。离休之后,蒋风心想:“我自己的身体健康、思维敏捷,总不能坐享清福,我感觉我应当再做点什么。”于是,他一个人办起了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专门招收免费的非学历儿童文学研究生。
蒋风既是导师、招生员,又是资料员、档案保管员,唯一的助手就是老伴。“只要你报名就录取,国籍、年龄、职业、学历一概不限,不收学费,只收点书费和邮费。”1995年第一届,蒋风就招了39人,20多年来,600多人参加了学习,却只有十分之一不到的人顺利结业。“你这个大学结业率太低了,不到10%,我们来学习已经很不容易了,你就放宽点结业要求。”面对学生求情,蒋风坚持自己的理念:“我没有向学生收费,不欠他们什么东西,我必须坚持自己的原则。”
“来报名上学的,多数人是学着玩,也有成才的。”蒋风举例,有个年近七旬的女学生,如今出了五六本科学童话书,还在全国科普作家大会上得了一等奖,“我很欣慰,也为她高兴。”1999年,蒋风本打算停止招生,“实在太累了,可是学生们都求我不要停,所以,只要身体许可,我就会坚持下去。”
2007年,蒋风获得了国际格林文学奖,成为该奖项历史上首位也是唯一的中国籍得主。2014年,蒋风捐出国际格林奖的全部奖金,设立“蒋风儿童文学理论贡献奖”,奖励全国范围内、在儿童文学学术研究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儿童文学理论家,这也是国内第一个面向全国儿童文学理论工作者设立的奖项。目前,蒋风在忙的,是编写2016年成功申报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约300万字的《世界儿童文学事典》修订本,“进展很顺利,预计今年底完成。”蒋风透露。
红旗下奋斗,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蒋风认为,他这辈子就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儿童文学梦”,正如陈兰村老师对他的评价:“一个人,一辈子就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
来源:《浙江老年报》(2019-09-10 A0002版:焦点)
编辑:蒋红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