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教体局领导关心下,在局职能科室指导下,在各兄弟学校的支持下,于6月份挂牌成立浙师大上虞附中,是区内第一所成立的高校附属中学,过程艰辛,倾注着领导们对美好教育的一腔心血;平台可贵,见证着新时代浙师大和上虞教育启动深度合作,期待殷殷,满载着师生、家长的翘首以望。围绕“办有品质的活教育打造湾区教育新高地”。
一、深刻感悟活教育本质,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上个世纪40年代陈鹤琴先生引证了他的同门师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针对当时中国教育“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现象,提出“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的活教育主张,以此实现陈先生提出的那个时代的“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活教育理论距今已经70年,但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仍然有重要的启迪和指导意义。活教育理论提出教育要培养“做现代中国人”是中国教育有别于他国教育最本质的特征,“做现代中国人”放眼在新时代,学校就是要坚定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健全好校本化的立德树人机制,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才能培养出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现代中国人”。
为此,我们将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坚决摒弃狭隘的唯分论观念,为国育才,全力推进素质教育,以德育为先、突出德育实效,借助教体局新出台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破解班主任队伍日益弱化的德育瓶颈;要不断提升智育水平,增强学生的知识见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激发创新意识;要强化学校体育,确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掌握2门体育技能,继续巩固省体育特色学校成果;加强学校美育,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精心培育音美特长生;开展劳动教育,结合劳动实践和体验,培养学生向大自然、向大社会汲取知识,实践活教育理论提倡的大课程理念。五育并举,着眼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浙师大教育集团专家组的指导下,不断健全校本课程体系,稳步提升教育质量。
二、精准汲取活教育精髓,促进课堂主阵地变革
活教育的灵魂就在于活,主张课程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社会的需要来编制的,教材也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社会的需要来选定的,所以课程是有伸缩性,教材是有活动性而可随时更改的。一切教学,集中在做,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目前的新课程改革,课程从单一的国家课程拓展为地方的、校本的课程体系,鼓励教材选取灵活多样,但教学的主阵地——课堂变革滞缓,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仍然是主流。我敬佩浙师大教育集团的掌门人张振新院长的理念:如果今天的浙师大带领的附中仍然依靠苦教苦学、刷题得分,那就不必再办这类附中。浙师大附中要践行的是先进的办学理念。为此,我们将下一步的工作重心聚焦在课堂变革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做中学、做中教的活教育载体,科学设置教学环节,精准分析学情,抓好个性化教学;同时探索互联网+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做中求进步的教学改革理念。我们相信,只有课堂的真实变革,才是真正的教育改革。
来源:上虞新闻网
编辑:蒋红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