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 | 金华晚报:师大人家:守住初心,让世界更有味道
日期: 2019-09-23 作者: 供稿单位: 第07版:财经深度


师大人家餐饮连锁企业(以下简称“师大人家”)创办于1999年,经过20年积累和沉淀,成为金华餐饮标杆企业。享有中华老字号、中华餐饮名店、浙江省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A级单位、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等美誉,通过了ISO9001:201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GB/T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其架构在中央厨房供应链系统、食品安全闭环、CRM系统和4D现场管理体系上的全链数据化整合能力,更是将企业的护城河拓宽,在不断强大自己技术壁垒的同时,也为同行业提供管理咨询,促进行业协作,逐步成为我市餐饮业影响力与日俱增的领头羊企业。

20年来,主营大团体餐饮的师大人家经历了中国餐饮业所有的风雨,也曾遭遇发展瓶颈。企业联合创始人方志刚、戴春燕夫妇结缘巨海商学院,借力高能量学习平台,借鉴东西方科学管理手法,向世界顶尖企业取经学习,用不断自我否定、不断学习的空杯心态,让师大人家重获发展动力,走出一条自我成长之路。

A

开基创业,快速成长后遭遇发展瓶颈

从金华城西北角的师大人家餐厅逐步向市区、在省内的机关、学校和社会拓展,再走到市区古子城东南角那座大宅门式的“燕方归”城市会客厅,师大人家联合创始人方志刚、戴春燕夫妇走了20年。

28年前,来自千岛湖的方志刚和汤溪姑娘戴春燕同为浙师大地理系学生,他们在师大相识、相爱,并与师大一生结缘。1995年大学毕业后,方志刚在金华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的房地产总公司工作,戴春燕一心想考公务员。1997年,在举国喜迎香港回归的日子里,两个年轻人也因为爱情走进了甜蜜的婚姻。

工作一年多,方志刚便辞职到民营企业做起了房地产,在方兴未艾的房地产行业也算做得风生水起。戴春燕辗转换了两份工作都不合意,1999年6月,恰逢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她便萌生了做餐饮的念头。夫妻俩都是浙师大毕业生,对学校的餐饮需求有一定了解,而且方志刚一直做大企业管理,凭着无知者无畏的勇气,他们东拼西凑借了10多万元,花大力气重新装修了餐厅,200多平方米的教工食堂成为当时师大最“豪华”的餐厅。

创业初期,戴春燕在金华经营食堂,方志刚在江西遥控指挥。凡事追求完美的方志刚一开始就把教工餐厅定位于高品质、高价格、高格调的自选快餐,师大人家很快从当时师大大小10多家快餐店中脱颖而出,一大批师生成了餐厅的忠实粉丝。

2001年,浙师大扩建,师大人家顺利中标了现在的杏园三楼,营业面积增加到3000多平方米。投入猛增、规模猛增,戴春燕觉得力有不逮,恰逢方志刚对当时乱象丛生的房地产行业心生厌弃,便听从妻子召唤,回金华一起经营师大人家。

做房地产那几年,方志刚积累了不少管理经验,国内外到处走,开阔了眼界也增长了见识,他秉承“透明、良知、奉献”的核心价值观,积极学习、探索先进的管理模式,把师大人家经营得红红火火。

立足高端,以差异化经营为特色,以深度服务为理念,师大人家逐渐成为浙江乃至全国高校后勤服务的一朵娇艳玫瑰。随后,师大人家走出浙师大,从2002年5月的广电中心食堂、10月的市政府食堂、2003年市区工商城门店逐步向市区、周边县市拓展经营,从一家个体户门店到有一定规模的连锁企业,企业似乎走上了顺风顺水的坦途。殊不知,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B

突破瓶颈,凭借现代化品牌管理模式成为行业标杆

2004年,师大人家举重资投资盛世莲花大酒店,项目建筑面积达7000多平方米,投资理念超前、设计超前,欲建成金华最大的宴会酒店,却因缺乏天时地利而夭折。之前5年的盈利全赔了,还负债累累。所幸方志刚和戴春燕还年轻,有跌倒了重来的勇气,靠着师大人家门店经营和一大批亲如家人的员工共同努力,企业渡过了难关。

戴春燕坦言,创业初期他们只是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一点,在金华城里有房有车有办公室。随着师大人家发展壮大,员工队伍从起步的20人到后来四五百人,最初的梦想实现了,小富即安后他们却渐渐失去了梦想和追求。

当师大人家遭遇发展瓶颈时,是员工推了戴春燕一把,他们希望公司能开展培训,让新员工迅速掌握业务技能、融入企业文化。戴春燕醍醐灌顶,她想通过学习来开阔视野、拓展能力边界。同学张枝青把她带到企业管理实战培训机构——上海巨海教育集团,在巨海董事长成杰老师的教导、点化下,原来心怀小我的戴春燕渐渐有了心系大家、以成就师大人家全体员工的梦想为己任的大家情怀。

20年的发展,师大人家从一支散兵游勇逐渐变成战无不胜的正规军。一天一小步的成长突破了发展的瓶颈,凭借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否定、自我成长,让现代化品牌管理模式在企业生根发芽,最终成为行业标杆。

C

不断成长,通过团队建设逐步建立起核心竞争力

方志刚和戴春燕深谙,要带好团队,自己必须更努力、更勤奋,自我成长的同时引领员工成长。每天早上5点至7点,是方志刚雷打不动的读书时间,传统文化、个人素养、管理方面的书他都爱看,他梦想着可以站在讲台上,把一生所学和商战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人。

戴春燕更注重内心成长和自我提升,除了每天看书、参加读书分享会,她还常常外出参加学习和培训。因为从巨海的培训中深深受益,戴春燕开办了师大人家商学院,不定期请老师给员工上课,夫妻俩和团队精英也经常给员工上课,分享经验、技能、心理和生活知识。

员工们对戴春燕的称呼从20年前的“老板娘”到10年前的“戴总”,再到现在的“戴院长”,称呼的改变,折射了师大人家从一家个体门店到有一定规模的连锁企业到今天多元化经营平台的成长历程。

回望师大人家20年发展历程,夫妻俩都说,师大人家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是具有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的员工。创业20年,他们最大的财富不是个人资产的增值,而是打造了有温度有情怀有责任感的企业文化,培养了一大批餐饮业精英,无论在岗的还是跳槽的,都因为曾在师大人家工作而身价倍增。

创业伊始,方志刚、戴春燕夫妇就在履行劳动保护法的基础上,做到让员工薪酬高出同行15%~20%。他们一直认为,高薪水是对员工的最大尊重,师大人家的员工留存率因此也远高于同行,尤其是中高层非常稳定,相当一部分高层是创业初期的元老。

此外,师大人家每天的晨会分享、不定期的专题培训、员工生日宴、员工子女暑期公开课等,有效地增加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员工从学习和分享中提升了工作技能,增加了沟通技巧、生活情趣和感知幸福的能力。不少女员工说,到师大人家工作后,心态变得阳光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都得到了改善。

D

守住初心,牢记使命,以创建百年品牌为愿景

近两年,方志刚、戴春燕夫妻俩常常反复思考:师大人家要做成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师大人家的员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民以食为天,餐饮行业被誉为“日不落行业”,他们决心要把师大人家做成有情怀、有理想、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守住初心,肩负“让世界更有味道”的使命,以创建百年品牌为企业发展愿景,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升员工自我成长的意识,让每一个师大人家员工都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人,走到哪里都受欢迎,积极阳光充满正能量。

2017年,方志刚、戴春燕投资2000多万元打造了古子城新文化地标“燕方归城市会客厅”,其徽派建筑和苏式园林相结合的新中式园林风格让许多人惊艳又万分不解:你们疯了吧,为什么要在一块只有10年使用权的地块投入这么多?方志刚微笑作答:“燕方归的归属不重要,只要这座园林可以留存在这块土地上,只要我们能给这个城市留下一点印记,此生就无悔了。”

从今年开始,师大人家又推行“1513计划”:利润的10%分配给基层员工;50%给厨师长、餐厅经理;10%给城市合伙人;剩下的30%作为公司利润和管理费用。“我俩都是苦出身,现在也不追求奢华生活,只想造福员工,奉献社会。我们早就跟两个孩子说了,不会留给她们财产,只供养她们到大学毕业,她们的人生要靠自己开创。我们的理想就是建设一个共生共荣的经济生态圈,让那些和我们一起奋斗的同事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戴春燕说。

“师大人家能发展到今天,感谢新社会、新时代,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创造了如此开放、开明、和谐的社会,让我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美好生活。我们非常珍惜今天所拥有的一切美好,珍惜安定、太平的幸福生活,师大人家会一直带领相濡以沫的同事们走在奔向幸福的道路上。”方志刚的言语中充满了感恩。

眼望远方,心怀梦想,脚踏实地,专注当下。

用心做好手头的每一件小事,用心服务好每一个顾客,奔跑在百年企业的梦想路上,低头有坚定的脚步,抬头有清晰的远方,师大人家,留下了一路的故事。


来源:《金华晚报》(2019-09-23  第07版)





编辑:蒋红跃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