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渐落,翠柳飘羞,一任玉骢。”陈林旭隔着玻璃看着自己创作的诗词,念念有词,仿佛在回味着。
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献礼祖国,感恩母校,浙江师范大学砚边艺社举办“浙师花开”砚边艺社书画展。
此次书画展,汇集了众多优秀书画作品,以陈林旭校友为代表的砚边艺社和部分校友近20余人,共110余件作品在图文信息中心大厅以及陶瓷馆展出。书画作品涵盖了山水、花草等题材及行书草隶篆书法,内容丰富,格调高雅。驻足其间,墨香四溢,宛若驻足于艺术长廊。
七种传统书法字体七个“中国梦”
继承浙师人以文颂国的传统,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学院开展了“光辉七十载,筑梦新时代”活动。美院学子们结合当代创作手法,书写着对祖国的同一份热爱,但不同时代语言的中国“梦”。
他们将中国传统书法中的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行书、楷书、草书七种字体绘写的“梦”字,融入现代化的符号语言,用笔墨重构出7个全新的“梦”字。
“中国制造”主题 小篆
该“梦”字围绕“中国制造”主题,以制造业产品为元素,充分体现中国制造业的发达领先。“Made in China”标志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强大影响力,已经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字体基本依照小篆笔画走势,添加工业元素进行简化,富有创新以及趣味性。将传统与现代元素融合,象征着中国制造能够更加先进、更加恢弘的美好愿景。
“强军”主题 金文
该“梦”字的设计加入唢呐、军队、五角星、枪支、坦克等元素。左上方的唢呐渲染了喜庆热闹的气氛,右上方的火箭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用枪支化为梦的一撇,充分融入强军主题。中心的五角星代表中国欣欣向荣的军人力量。中部的坦克带代表我国强大的军事力量。贯穿整个梦字的飘带代表中国自强不息的军人精神。
“中国速度”主题 行书
该“梦”字将高铁、GDP、二维码等元素融入其中。现如今,中国的飞速发展正在征服世界,中国速度正在创造一个个的中国奇迹。从“和谐”到“复兴”,再到移动支付二维码在海外发展迅速,中国速度正深刻改变着世界。
“一带一路”主题 草书
该“梦”字用了茶叶,骆驼,高铁等元素来寓意主题。字体中镂空与隆起的设计,暗示着中国曾走过的或蜿蜒或平坦的道路,古今相交,走过泥泞不堪的道路,终于迎来康庄大道,也是对如今中国速度和交通大国的体现。
“绿水青山”主题 隶书
“梦”字里融入了树叶、远山、飞鸟、树林等元素,在“夕”字偏旁里写了“绿水青山”四个字,“夕”字的右上的“木”字又进行了设计,将“木”改成了“金山”,有树林和远山的映衬,寓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航天航空”主题 大篆
该梦字由火箭、月球、和宇航员等元素组成。火箭盘旋着月球旋转,表现了我国当前的载人火箭登月计划。边上一位宇航员攀爬着“梦”向上,展示了我国航天人员对于未来的美好的向往,以及为了实现中国梦努力踊跃向上奋进的航天精神。
“中国文化”主题 楷体
该“梦”字,融入中国四大名著元素,分别加入武松打虎、黛玉葬花、孙悟空吃蟠桃、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场景,将经典人物形象嵌入中国梦,体现了博大精深且融会贯通的中国文化。
36年历史,砚边艺社种下一颗艺术种子
砚边艺社至今已有36年历史。陈林旭刚步入浙师大求学时,对书法充满热情的他渴望在学校有一个展现自己和互相交流的平台,但当时学校仅有一个20多位成员的书法学会。陈林旭对书法、国画、篆刻的热爱逐渐影响自己的室友、同学,带动历史系崇书画印的氛围,慢慢成为历史系特有的传统。
1983年,大三的陈林旭创立砚边艺社,这是当时历史系首个学生社团。“砚边”一词取自“笔墨纸砚”,象征社员对书画印纯粹的爱。“不同于专业的大家,他们是在‘砚’里,我们这些业余的爱好者只是在‘砚边’。”这种谦虚的精神和心态滋养着代代“砚边人”。近十年间培养出了5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正如陈林旭所创作的《翠羽吟》一词所讲,“砚边人”都和他一样,带着满腔的少年意气,奔赴自己热爱的事业,回头来,总是不忘记还有砚边这个家。砚边艺社多位社员在毕业后从事书法事业的工作,并成为市级、省级和国家级书法协会的骨干成员,更涌现出以陈加元等为代表的优秀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和教育从业者,为文化建设等事业做出贡献。
挂在图文一楼正中央展墙上的,是由十位“砚边人”联合创作的书法作品——《金华山赋》,从右至左十幅竖卷轴,合并成六尺整张大小,包含了楷书、行草、草书等多种字体,形式多样,风格各异,成为本次展览中最大亮点。《金华山赋》原文由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黄灵庚教授创作,描写了金华的山川风貌和人文历史,被十位“砚边人”用十种不同风格共同展现,更有一股包蕴万象的磅礴气质。
参与该作品创作的历史87级校友吴雄飞表示,不仅《金华山赋》的创作费尽心血,本次展览中,其他展出的作品也非常优秀。很多老社员都拿出自己的好作品,其中饱含对砚边的深厚情谊。
“砚边给我们种下了一颗艺术的种子,在之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不断浇水、施肥,让这颗种子发芽、壮大。”如今,吴雄飞已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省级展览。“虽然最初加入社团时,我的水平还没那么高,但在这里我结识了一批爱好一致的朋友,还有老师的热心指导,让我们不会走入歪路。”
“砚边艺社对我的影响是一生的事情。”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副教授、历史87级校友寿洪如是说,“我学历史,也爱书法,毕业论文就是关于书法的。毕业后,我做了书法老师,可以说是把自己的专业、爱好、工作都结合在了一起。”就像砚边艺社创始人陈林旭说的那样,“我们的人生,是从这里放飞的。”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编辑:蒋红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