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日报:市民载歌载舞庆祝 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日期: 2019-09-25 作者: 供稿单位: 第12版:今日焦点


昨天上午,浙师大附中的校园小径上,200多幅剪报挂在路边,学生们纷纷驻足观看。这些剪报,是义乌一位名叫成章铨的老党员,花了40多年时间收集的,他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留心收集国家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名人、中国英才等资料图片,分门别类汇编,共计5000多件。这些年来,他在金华许多学校以及义乌市档案馆等单位办过红色励志展览,浙师大附中是最新的一站。

这些天,我市有许多市民,像成章铨一样,用自发的各种活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记者 金璐/文 李建林 胡肖飞/摄 黄露/图

校园里,学生纷纷与巨型国旗合影

9月,大学迎来开学季,新生们入校,有一件事情是必做的,那就是与校园里的巨型国旗合影。

9月15日,人来人往的浙师大“大学生活动中心”前广场,忽然响起了悠扬的小提琴声,路过的学生和家长被琴声吸引,不觉停下了脚步。一个穿着红色T恤,脸上贴着国旗图案贴纸的女学生,手持话筒,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唱道:“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围观者们被这一幕感染,轻声唱了起来,他们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一面面小国旗,跟随着旋律挥舞。曲至高潮,大学生活动中心的天台悬下一幅巨大的五星红旗,人们纷纷拿出手机自拍,让这一刻定格。

这就是浙师大的“我与国旗同框”迎新快闪活动现场。参加活动的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大三学生方捷说:“给我震撼最大的是大家一起唱歌的感觉,心里会一起激动起来。深深地为祖国感到自豪!”

同样是这首《我和我的祖国》,9月18日也响彻金华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现场,而且是万人大合唱。今年该校的新生,暑假还没报到,就已经在家里练习这首歌了。该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192班的翁康星说,现场能唱得这么出色,不单单是因为这几天大家勤加练习,而是大家对祖国母亲打心眼里的祝福和感恩,投入真心真情唱的歌曲是世界上最动听的旋律。

开学典礼上,一面长38米、宽25米的巨幅国旗,从新生们的头顶缓缓拂过,国旗下的新生伸出双手,依次传递。报关专业192班学生方可欣说:“我们正是与时代共同进步发展的年纪。这次开学典礼也让我感觉到作为一个中国青年该有的担当和自豪,认识到热爱祖国报效国家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天晚上,同一首歌又在上财浙院的田径场上响起。伴随着巨型国旗传递,该院师生们载歌载舞,祝福祖国。学生姚钰佳说:“大声唱出对祖国的爱,心情很激动,眼泪控制不住就下来了。以这种方式唱响我们心中共同的歌,这是我们的荣幸,也是我们无比庄重的誓言,是从内心深处向祖国发出的深情表白。”

网络上,动一动手指向祖国表白

9月24日,很多金华市民的朋友圈一大早都被“请给我一面国旗@微信官方”刷屏了。

原来,这是微信推出的新玩法,名称为“领取你的国庆专属头像”。点击进入相关链接后,点击同意,就可以获得带国旗的小头像。记者在尝试更换头像时发现,因为该链接的操作过于频繁,系统一度出现崩溃的现象。

除了换头像,朋友圈里还有对祖国的“花式表白”。

“新中国,我为你庆生。”昨天上午,金华二中老师应妮娜发出这句话,并附上了王菲新歌《我和我的祖国》的链接。

网友“心舞”发朋友圈:“新中国即将迎来70岁生日,历经沧桑,儿女们祝您生日快乐!国强家安人康。”

市委网信办、金报全媒体中心联合推出的“爱要大声说出来”——朗诵表白祖国活动,邀请全金华的市民用最走心的声音向祖国表白,为祖国打call!

田野中,农民文艺骨干唱起红歌

这段时间,金东区澧浦镇的田野中、苗圃里、荷塘边、廊桥上、苗木城,被《我和我的祖国》歌声萦绕。

细听这歌声,字正腔圆、音色美妙,莫不是从哪里请来的专业歌手?定睛一看,这不是村里开拖拉机的鲍红卫嘛!那个是养珍珠蚌的盛英良,还有开过农家乐的吴春桃、卖服装的方旭秋、开婚庆公司的徐美仙……原来,歌手都是土生土长的澧浦镇农民。

整个金东区,今年9月至11月都将开启“欢乐模式”,70余场庆祝活动,有的是机会让农民歌手们露一手,展现乡村振兴新面貌,唱响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的昂扬主旋律。

10月份的金东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周,要举行“百汇成诗·共舞中国”2019年金东区群众舞蹈大赛,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旋律,门类涉及古典舞、国学舞蹈、芭蕾舞、民族舞、现代舞、当代舞、街舞、拉丁舞(群舞)、爵士舞等。参加者都是区里的舞蹈爱好者、农村业余文艺骨干。还要举行“奋进旋律·礼献祖国”金东区群众音乐晚会,采用独唱、重唱、组唱、表演唱、合唱等形式,许多歌曲都带有“施光南元素”。

“十一”小长假,琐园国际研学村将举办“爱我中国”大合唱活动,邀请金华市区爱好唱歌的社会团体,以独唱、小合唱、男女生二重唱等多种形式,演唱爱国歌曲,同时欢迎游客参与演唱。只要上台演唱完整一首爱国歌曲,就送礼品一份。琐园村中小学生不但要参加合唱,还要打扮成“小红军”,穿上红军服,背上红缨枪,在村里巡游。在两面厅研墨铺纸,组织琐园村书法爱好者和爱好书法的游客,共同书写赞美祖国的诗词歌赋。

类似的活动,在各个县(市、区)都有举办。一台台文艺晚会,一场场合唱,一个个摄影展、书画展,成了市民们抒发爱国热情的平台。

在婺城,由区委宣传部、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婺城区文化馆、婺城区美术家协会承办的“花满婺城 翰墨飘香”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婺城美术作品展,在婺城区政府开展,展出的作品以婺城山水花卉为创作素材,展现了“花满婺城幸福城”的美好生活。

在浦江,“北乡农民革命纪念馆”于9月23日在檀溪镇赤岩村开馆,以丰富的历史文物、翔实的文史资料,再现了浦江历史上第一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支部成立故事,彰显了革命先辈严守纪律、大公无私、坚韧不拔、出生入死的牺牲精神。

在义乌,商户们以小商品为载体礼赞新中国,向广大客商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世界各国传播中国文化、中国精神。这些披上了“中国红”的小商品,在各家商铺非常醒目,摆在了最突出的货架上,而且商品销量同比都有明显增长。


来源:《金华日报》(2019-09-25  第12版)





编辑:蒋红跃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