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 | 无限金华客户端:【金华文艺+】郑慧娜:生活即舞蹈,舞蹈即生活
日期: 2019-10-08 作者: 供稿单位: 金华广电融媒体

为了更好地创作、推广排舞,她曾用脚步丈量金华。她说“生活即舞蹈,舞蹈即生活”,舞蹈已深入她的骨髓,她就是郑慧娜。

郑慧娜,副研究馆员,中国儿童歌舞学会会员,浙江省舞蹈家协会会员,金华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婺城区舞蹈家协会主席,现任金华市婺城区文化馆馆长。曾作为党代表参加2017年中国共产党金华市第七次代表大会。

1972年,郑慧娜出生在金华孝顺镇(原先称孝顺人民公社)一个普通农民家里,因自小在农村生活,她与大自然格外亲近,在摸鱼、爬树中观察和感受生活,无拘无束的童年是她生命中一笔宝贵的财富,也为她日后的舞蹈创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郑慧娜从小就喜欢跳舞。那时候,她家里经营着农田,她的父亲还是个建筑老师傅,因此她家的条件还不错。“1978年,我家置办上了村里的第二台电视机,当时有一档节目是跳DISCO的,还挺‘摩登’,我每次都舍不得换台,就学着他们跳。”她说,自己模仿能力强,想象力丰富,有这样一个能接触新鲜事物的平台,她不会放过学习的机会。

上小学后,郑慧娜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项文体活动,三年级时就已是学校的文艺骨干,常与学校文宣队一起送文化下乡,不断积累舞台经验。她告诉记者:“五年级时我就当了‘小老师’,我先去学集体舞,学会了再回来教同学们跳,这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

参加文化下乡巡演

到了上初中时,她担任学校文体部部长,常常独立编排舞蹈。“我那时候其实是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也没有专业的舞蹈老师教我,我只是跟着自己的兴趣走。”她笑着说。

之前,她编排出的成品少,也没怎么去比赛,上高中之后,开始参加县区级的比赛,比如她自编自导的舞蹈节目《绽放青春》获得校二等奖,被选派参加孝顺区文艺节目评比获三等奖。

到农村普及舞蹈,开“舞蹈与生活”讲座

“我本想考舞蹈学院,但不知道要去哪里考,最后得知能考浙师大,不过只能选音乐专业,所以我又去外面学了一年音乐。”之后,她顺利考入浙江师范大学艺术系音乐教育专业,这段时间,她开始真正接触舞蹈,渐渐走上舞蹈之路的正轨。

下乡辅导舞蹈

大学毕业后,郑慧娜来到金华实验中学,开始了长达11年的舞蹈教学生涯。当时没有舞蹈教材,她就边学边教,研究舞蹈动作、编排舞蹈,倒也不亦乐乎。她参与创排的第一个舞蹈《青春的律动》用《命运交响曲》做配乐,由学生演绎,获金华县中小学文艺汇演二等奖;独立编排的学生舞蹈《搏》获婺城区中小学文艺汇演一等奖;独舞《藏女》获浙江省幼师技能比武三等奖;《燃烧青春》获金华市音舞节创作、表演双银奖。

下乡辅导舞蹈

2005年10月,郑慧娜获全国幼教专业说课比赛二等奖,这段时间,她在教学方面也到了高点。2006年,她排演了《一路凯歌走向辉煌》——在实验中学任教期间排的最后一个舞蹈,这是一个大型广场舞,分五个篇章,由一千五百多位学生跳,气势恢宏。之后,她进入婺城区文化馆,开始专门从事舞蹈创作。

下乡辅导舞蹈

以推广排舞为契机,自2007年以来,郑慧娜对婺城区的舞蹈队伍进行培训辅导,培训人员上万人次。她积极写作,不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创建民工文化品牌,构建和谐精神家园》《推广魅力排舞  引领农村文化时尚》《提升舞蹈表演能力,推动婺城农村舞蹈文化持续发展》《搭建“学习与分享”平台  构筑文化馆学习型团队》等四篇论文在《大众文艺》杂志上发表,论文《关注群文表演类艺术档案管理的特殊性》在《浙江公共文化月刊》上发表;其中《创建民工文化品牌,构建和谐精神家园》获浙江省“群众文化回归群众”论坛二等奖,论文《立体架构婺城舞蹈队伍——长期有效推动婺城舞蹈文化发展》获省舞蹈论文比赛二等奖;同时也参与了《浙江100个文化馆创新实践调查课题》和《残疾人文化需求调查》两个省级课题组的理论调研活动。婺城区文化馆创新论文《 “农村文化引导团 ” 引出乡村花烂漫》在《浙江100个文化馆创新报告》中发表。

演出小品《和谐夫妻》

有一次,郑慧娜在婺州公园看到金华斗牛的雕塑,灵感一现,联想到金华人有干劲、不服输的精神,着手创排舞蹈《争雄》。她说:“刚开始,我准备让村民们跳,他们中有农民,有出租车司机,有自己开厂做生意的,大家总是很难把时间协调到一起,没法继续下去。后来,我就从实验中学找了一批保安班的学生,他们人数众多,只能放在餐厅里排,我们准备了一个星期就把视频拍出来了。”该作品从构思到成型共用了2年,有几次排晚了,只能搭车回家。我一个人站在车站,一种孤独感涌上心头,真的觉得辛苦又心酸。”说到这里,郑慧娜哽咽了。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争雄》获得了浙江省首届乡村舞蹈大赛表演、创作双金奖。

晒谷场上、祠堂门口的空地上……这些都是郑慧娜曾经排舞过的地方,“农村里那种类似皮卡的大卡车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把车后面三面围栏放下就可以充当简易舞台,有一天晚上我就站在那样的车上排舞。”她说道。

排舞辅导

2008年,郑慧娜独立创排的舞蹈《俏农家》获得浙江省首届乡村舞蹈大赛表演、创作双铜奖;2011年,她独立创排的舞蹈《悠悠寺平》获得浙江省农村题材舞蹈大赛银奖;获金华市第一届、第九届“排舞”大赛优秀组织奖。

《俏农家》剧照

在创作《悠悠寺平》时,郑慧娜常去当地采风,观察古巷、古井,了解当地特色民俗,了解银娘传说。这个作品也跟《争雄》一样出了两稿,第一稿由农妇跳,第二稿由幼儿园教师跳。

2015年,郑慧娜开始组织开展“午时错时培训”(免费艺术培训)。“刚开始做了插画培训,我们馆周围有学校、企事业单位、各类公司,人不少,时机也凑的好,正好是年前,大家把插好的花带回去之后,总会有人注意到并问花是哪来的,这也不失为一种宣传方式。”她说,后续舞蹈、摄影、书画等课程的开展使“文雅婺城”免费培训渐渐丰满起来。2015年,她获得“浙江省排舞十年推广贡献奖”;2018年,获得“金华排舞十年推广优秀贡献奖”。2019年,她还引进了养生舞蹈,主推健康快乐理念,帮助大家提升艺术修养。

工作中的郑慧娜

自从走上事务性工作的岗位,郑慧娜静下心来创作的机会就少了,她通过现有条件推广舞蹈,注重金华婺城区创作人才的培养,尝试将舞蹈文化与乡村振兴、旅游资源相结合。即使是这样,她依然奋斗着,在舞蹈创作之路上从未停下脚步。

来源:金华广电融媒体




编辑:蒋红跃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