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新闻App: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浙江美丽乡村艺术生态展开幕
日期: 2019-10-14 作者: 供稿单位: 网易金华

10月14日上午,由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美术家协会、金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巨变-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浙江美丽乡村艺术生态展》首展在金华美术馆隆重开幕。该项目由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郑军德教授所主持。百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嘉宾、众多参展艺术家以及艺术爱好者参加了开幕式。

 国家艺术基金是由国家设立,旨在繁荣艺术创作、打造和推广原创精品力作、培养艺术创作人才、推进国家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

 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于2005年8月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提出的科学论断。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浙江省15年间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取得了显著成效。浙江的“五水共治”让城乡发生环境巨变,浙江美丽乡村建设被称为“浙江经验”得到了党和国家的肯定,并进行推广。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将浙江美丽乡村艺术生态作品在全国各地巡展,以此向新中国七十华诞献礼。

 本次展览首展分别在金华美术馆、金华市文化馆群星展厅、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展厅三个展区展出美丽故园、缤纷乡土、多元村落三个单元作品。本项目共收到900余件投稿作品,主要来自各大艺术院校的专业教授和社会知名艺术家的投稿,经项目组委会筛选,作品优中选优,层层选拔,最终入展200件作品,确保了国家艺术基金对作品的精神面貌、学术高度、技法品质等高要求。展览的画种涵盖中国画、油画、水彩、汉字水墨、装置、非遗、民间美术等。

 开幕式由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陈刚主持。

 金华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傅利常发表了讲话,他说,本项目是浙江师范大学重要的学术成果之一,也是浙江美丽乡村的艺术生态获得国家有关部门重视的表现之一。在喜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之际,举办这样的展览具有特别的意义。

浙江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坚致辞。朱坚副书记对各位领导、嘉宾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介绍了浙江师范大学学校及美术学院的办学情况。他强调,美术学院通过多年的努力,在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之间构建了良性互动机制,极大地提升了学科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及办学的社会影响力。在今年的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美术学院师生入选23件作品,其中1件获奖提名、1件获进京参展,且近年来有9项国家级课题立项,学科建设成绩斐然。

 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杨劲松教授、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评审组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孔达达教授也分别发表了讲话。杨劲松教授认为,展览作品呈现出美丽乡村的过去、现在、以及美好的未来前景,作品内容丰富多彩,主要表现了乡土的生态艺术现状,特别是传承和创新发展中的艺术现状,以及践行中国梦和振兴乡村的无限激情;孔达达教授认为,艺术家们用丰富的语言和艺术形式展示多元多维视角的美丽乡村,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乡村的新面貌和中国新速度,充分表现出美丽乡村在践行中国梦和振兴乡村过程中付出地努力和强有力的精神源泉。

 项目主持人、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郑军德教授详细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情况。郑军德教授指出,本项目在秀美峡湾梓桐镇启动,并在嵊泗开展了为期3天的采风调研活动,其间得到了淳安县梓桐镇政府、舟山嵊泗县政府、衢州市衢江区政府以及多位知名艺术家的支持和帮助。从项目的立项到实施,大家团结一心,攻坚克难,才有今天的成果展现。

 开幕式后,项目组委会还举办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巨变-新中国70周年浙江美丽乡村艺术生态展》专家研讨会,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杨大伟主持了本次研讨会。30多名与会专家学者与项目团队围绕“艺术助力乡村振兴及美丽乡村艺术生态”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

 项目组委会还邀请了金华中小学生观展,让中小学生更好地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浙江美丽乡村发展的崭新面貌。


来源:网易金华





编辑:蒋红跃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