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日报:昨日拿枪戎装在身 今朝握笔不忘初心
日期: 2019-11-04 作者: 供稿单位: 第08版:浙中特刊

20岁的项旭鋆是浙师大行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半个多月前,他有另一个身份——参加国庆阅兵的火箭军某部士兵。在阅兵前的7个多月里,他穿破了四五双鞋子,瘦了10公斤,每天踢腿上万次;炎热夏日,一天训练10个多小时,换3次衣服,换下的衣服都能拧出汗水。

昨天上午6时多,项旭鋆带着国旗班同学参加训练,作为助理,他把军营气息带入校园,让行知学院国旗班拥有军人范。

项旭鋆黝黑的脸上还留着两道帽带的印记,那是阅兵训练时留下的“礼物”。回忆起两年的军旅生涯,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参加阅兵。

训练从站军姿开始,从1个小时到4个小时,为的是把身体的形状站出来。正步走,从脚不着地、纯踢腿开始练,通过踢腿增加力量。一节课就踢一个半小时的腿,一天踢10个多小时的腿,“一天下来,腿早已不像是自己的了”。

参加火箭军方队的参阅士兵是从全军十几万人中挑选出来的,最初选了800多名,最终上场的只有350名,他有幸入选。

阅兵式训练,不仅是身体上的训练,还有来自环境和心理的压力。北京的夏天,训练场地表温度达到60多摄氏度,有些人站着站着就晕了。“我曾想过放弃,虽然自认为很努力,但教练还是会发现问题。”项旭鋆说,当时自己承受了不小的压力,是战友的鼓励让他坚持了下来,“要想象阅兵当天的画面,尤其是走过天安门的那个精彩亮相的时刻, 你就可以继续下去。”到了八九月,动作顺畅起来。这时候,汗流浃背都令人浑身舒畅,人也越练越有劲儿。

“阅兵前一晚,大家基本上都没睡,特兴奋,训练了7个多月,终于要接受检验。”10月1日,项旭鋆和战友们走过天安门,“我在方阵第11排面的第24名,走过天安门的那一刻什么都不敢想,只敢盯着前一名的帽顶看,完全专注自己的方队,走过天安门才发现已经走过去了……后来,跟家里人联系上,才知道亲友都在看直播阅兵式,他们都为我感到自豪。”火箭军方队走过天安门的视频时长为1分45秒,1分15秒时,项旭鋆出现在荧屏上。这一刻,家人们盯着荧屏等了很久;这段视频,家人们反反复复看了一遍又一遍。

10月17日,项旭鋆从部队退役,回到久违的校园。“军营给我了很好的锻炼,让我养成很多好习惯。”如今,看到寝室有一点不干净,他就很想去扫干净,也习惯整理内务,习惯早起。

到了新环境,项旭鋆和同学们相处得挺好。在室友林振宇眼中,项旭鋆是学习的榜样,“他给我们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平时主动给寝室打扫卫生,非常勤劳,值得我们学习”。


来源:《金华日报》(2019-11-04  第08版)





编辑:蒋红跃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