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晚报:区块链新赛道金华能否快人一步
日期: 2019-11-05 作者: 供稿单位: 第08版:财经深度


被定义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区块链无疑将开辟一条区域创新竞跑的“新赛道”。低调潜行的金华区块链创业者,也随着政策“发令枪响”而“沸腾”。他们期待,未来更多区块链核心技术研发和行业应用落地,助力金华数字经济“骐骥一跃”更上一层楼。

政策“发令枪”点燃区块链创投热情

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形容区块链这几天的际遇最恰当。

区块链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几年前,区块链因比特币而被不少人知晓。2017年底,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在一个微信群里的发言流出,他认为区块链“是一场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伟大技术革命”,并且号召真格被**司CEO们立即“拥抱这场革命”。

由于徐小平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的“江湖地位”,一时间,区块链站上了舆论的风口。但是,徐小平眼中的“伟大技术革命”并没有迅速席卷而来,反而陷入“野蛮生长”和辗转波折。

直到10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区块链被视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并指出“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笼罩在区块链上空的阴霾被一扫而空,经历短暂沉寂的区块链终于再次站上了最强风口。

“我们已经被完全点燃了。”说出这句话时,浙江区块链应用协会专家成员朱家国毫不掩饰自己的激动之情。

过去五年,朱家国一直在关注和研究区块链。“过去几年,区块链一直是热门的创业领域。但是,这里面充斥着虚拟货币炒作的喧嚣,真正静下心来研究区块链底层技术和应用场景的创业者并不多。而这一次,区块链不仅被‘正名’,而且还指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区块链技术应用路径。所以,我身边很多区块链创业者非常兴奋。”朱家国告诉记者。

本周五,金华市就业管理服务局将举办一场“区块链应用与价值”沙龙。“现在报名非常火爆。”朱家国说。

被点燃的不只是创业者,还有资本市场。

政策“发令枪响”后的一周内,资本市场先是纵情狂欢,然后开始分化。10月28日,A股有112只区块链概念股在收盘时涨停,市值一天飙升1600亿元。10月30日,热到发烫的区块链概念急剧降温,百邦科技盘中甚至上演了“天地板”,直接由涨停到跌停。而截至11月1日收盘,在区块链概念板块中,出现3只涨停,共65只概念股出现上涨,44只概念股下跌。

金华创业者提前“潜伏”区块链

毫无疑问,一场在区块链新赛道上的竞跑已经开始。而在“发令枪响”前,不少金华创业者已经提前“潜伏”。

2017年9月17日,全球区块链(金华)峰会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此次峰会上,浙江师范大学和浙江新恒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长期校企合作协议,共建“浙江师范大学新恒新区块链实验室”,并正式启动“小普链Superchain项目”。

而在2017年10月,IUIA—MoneyTT浙江(义乌)跨境区块链跨境结算中心正式启动。该项目致力解决义乌当地跨境贸易中的外汇结算问题,通过区块链技术和国际专业汇款支付通道相结合,为义乌跨境贸易企业服务,提供价格低廉、快速高效的外汇结算途径,从而将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资金纳入体制内管理,为义乌跨境贸易的规范经营和健康发展提供结汇渠道。

“过去两年,我们一直在坚持区块链底层技术的研发,同时开发更多的区块链应用场景。”浙师大新恒新区块链实验室副主任朱旭东告诉记者。该实验室依托浙江省一流学科,拥有一支跨学科协同研发的高层次技术团队,培育了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区块链科研成果,其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共识算法可拔插的企业级应用区块链平台(小普链),具有低价值、高密度数据交易条件下,共识速度快、交易成本低等优点,支持物联支付交易等功能。

同时,该实验室也在研发更多的区块链落地应用场景。去年3月,该实验室和国内最大的智能停车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服务商五洋停车签约,把区块链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结合,打造一个集“智慧停车、无感支付、车位托管、车位共享、车位投资”于一体的服务平台。

“我们的另一个区块链应用项目——基于区块链的企业产能数字存证与交易平台,入选了2019年度浙江省软件创新能力产业化专项资金项目。”朱旭东告诉记者,这个项目将利用区块链为制造业解决一些痛点,例如突破传统企业产能的物理限制,实现产能上链与可信共享;建立较低信任成本的产能流通、合作机制;建立面向下一代制造业的新型协同生产关系等。

金华数字经济

如何“链”接未来

为什么区块链会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

与5G、人工智能等技术不同,区块链更像是在重新编织一张网,它的意义在于重塑人类的协作方式和彼此之间的联结关系,帮助人类在科技红利逐渐弱化之时,实现关键的一跃。中国工程院院士、浙大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陈纯认为,在合理监管的框架下,利用区块链的根本特性,与实体经济、民生、社会治理等相结合,区块链能够成为中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又一利器。

“区块链技术的落地场景确实还在探索中,商业模式目前也并不是十分清晰。”朱旭东认为,现在投资区块链更多的是投入,需要耐心和时间,甚至是不断试错,还没到追求回报的时候。“不过,这也意味着,大家还处在同一起跑线,杭州、深圳有机会,金华同样有机会”。朱旭东告诉记者,在和浙师大共建区块链实验室的过程中,他发现金华本土高校同样具备非常强劲的研发技术能力,能够为金华区块链产业的应用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9月23日,21世纪经济研究院与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9长三角数字经济指数报告》显示,在长三角27个中心城市中,金华数字经济指数排名第六,其中一项细分指标——数字产业指数更是排名第一。

数字经济是金华新常态下撬动转型升级、实现赶超发展的“一号产业”。市统计局10月29日公布的今年前三季度金华经济“成绩单”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60.36亿元,增长17.1%,增速连续11个月居全省首位。另外,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2117亿元,增长15.9%;跨境网络零售额281亿元,增长37.9%,总量占全省的52.4%;居民网络消费686.9亿元,占全省比重10.4%,增长21.0%。

此外,去年,中国移动浙江信息通信产业园开园,作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IDC数据中心,将进一步拓展参与“数字金华”“数据强市”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广泛合作。今年8月,浙江省龙芯智慧产业园项目签约落地金义都市新区,依托龙芯中科的龙头地位,将吸引关联中下游的芯片应用终端研发生产企业在金华集聚,打造千亿级浙中信息产业集群。

“金华数字经济的基础为区块链发展提供了优渥的土壤。如果能认清区块链的价值,并在产业培育、人才集聚上发挥更多的政策优势,制定出合适的发展战略,金华区块链产业大有可为,也能助推金华数字经济更上一个层级。”朱家国认为。


来源:《金华晚报》(2019-11-05  第08版)





编辑:蒋红跃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