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 | 南湖晚报:列车加速度 驶进新时代
日期: 2019-11-05 作者: 供稿单位: 第14版:视觉1+3

    从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再到现在的动车组高铁“复兴号”,从业十年,沈凯坐在火车头一路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

    沈凯全程自言自语,自己呼唤应答自己的每一个操作指令,比如减速、确认信号等。


 沈凯,1987年1月9日出生在嘉兴海盐,目前一家三口生活在嘉兴市区。

 少年心里总藏着一个远行的梦,长长的火车,最适合承载这个梦想,把渴望了解外面世界的心带到远方。

 和几乎所有的小男孩一样,童年的沈凯也喜欢车玩具。“那是上小学时,从电视里看到火车,但没见过真的,就闹着想去看看。”沈凯说。后来,舅舅开着拖拉机带着上小学的沈凯来到海宁,看着一列列绿皮火车缓缓驶过。这是沈凯第一次看火车,“还记得当时在农田里跟着火车跑,想着车上的人肯定看到了自己。”

 年少的沈凯不曾想过,这次与火车“情不知所起”的初遇,竟预示了自己将成为“一往而深”的火车司机。

 等到沈凯第一次坐火车,已经是2006年。他清晰地记得,那是9月13日,大学开学的日子。

 那天,父亲曹炳川带着他来到海宁,坐海宁站到金华西站的K字头绿皮车,大约4个小时的车程。

 十几年后的2019年,同样的路段,坐高铁只需要1个小时多点。

 沈凯的父亲曹炳川说,以前老的蒸汽机火车更慢,从嘉兴到上海100公里的路程,都要磨叽半天,现在好了,高铁最快只要27分钟。

 “开学那天第一次近距离体验火车,当时就觉得造火车造铁路是个了不起的大工程,时不时穿越长长的铁路隧道,感觉绿皮车要开行十几分钟才能穿过。”沈凯回忆。

 沈凯原本就读的是浙江师范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2008年赶上中国铁路大发展,他所在的专业转型为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开始系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2009年毕业时,沈凯经过体检、笔试、面试等流程的筛选,当年8月1日入职上海铁路局杭州机务段。

 “因为入职前对铁路职工的工作情况也有所了解,当时唯一的犹豫还是工作时间问题,因为要跟车,每周有几天会不在家里。”沈凯回忆,最终他还是怀着好奇而又神圣的心态选择了这份工作。


来源:《南湖晚报》(2019-11-05  第14版)




编辑:蒋红跃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