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兰溪新闻网:项旭鋆:退伍返校的70周年大阅兵士兵
日期: 2019-11-05 作者: 供稿单位: 兰溪新闻网


       近日,行知学院大学生士兵项旭鋆退伍回校重新入学。在他的参军履历中,最光荣的一件事就是参加建国70周年大阅兵。



       今年20岁的项旭鋆是行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大一的学生,但在半个多月前,他有另一个身份,参加全国阅兵的火箭军某部士兵。在阅兵前的7个多月里,他和战友们穿破了四五双鞋子,瘦了20斤,每天踢腿上万次。炎热夏季,一天训练10个多小时,换3次衣服,每次换下的衣服都能滴出汗水。

以参加阅兵式为自豪

       10月23日,早上6时多,项旭鋆跟着行知学院国旗班的同学参加训练,他作为助理,把军营的气息带入校园,让学院的国旗班拥有军人范。

       身穿军装的他,1.82米高的个头,最瘦的时候只有67.5千克。“2017年,我刚高中毕业,心中有一个想当兵的梦想,就去参军了。”项旭鋆有着黝黑健康的皮肤,脸庞上还留着两道帽带的印记,那是阅兵训练的痕迹。还记得自己刚到位于河南的军营,是第一次离家这么远,交了手机,第一个星期就特别难熬。周末的时候,拿到***家里人联系,眼泪就情不自禁地流下来了。

       回忆起两年的军旅生涯,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参加阅兵。

       “原本我并不抱太大的希望能参加阅兵,因为我身体的协调性不是特别好。当过了初选的时候,还挺幸运的。”项旭鋆说。初选,要求身高在1.80米到1.85米之前,按照说话的音色、身高比例、头型、脸型等要求选拔。虽然自己过了初选,但他看到了和别人的差距,便狠下心来让自己全身心投入训练。

       初选之后的训练,从站军姿开始,1个小时加到后面4个小时,为的是把身体的形状站出来。接着,训练正步。脚不着地、纯踢腿地开始练,通过踢腿增加脚上的力量。一节课就踢一个半小时的腿,一天踢10个多小时的腿。一天下来,腿早已不像是自己的了。

       刚开始练正步,项旭鋆的身体并不协调,在队伍里算比较后面的。于是,他在去北京之前拼命地练,比平常人花更多的时间去训练。3个月后,他入选了。“刚开始还担心不能去北京,当时选上的时候,教练和我说,是我的精神感动了他。”

       参加火箭军方队的阅兵士兵是从全军十几万人中挑选出来的,最初选了800多个,最终上场的只有350个。项旭鋆就是这350名中的一员。 

铿锵有力走过天安门 却“什么都不敢想”

       去了北京,项旭鋆发现阅兵式的训练才刚刚开始。

       徒步方队,行走是身体、受阅是灵魂、展示是形象、支撑是意志。这次阅兵,是仪仗方队参阅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在项旭鋆的记忆中,第一天参加阅兵式训练,后脚跟一次次用力地砸向地面,一天练下来,脚肿得很大、很疼,同时伴有尿血的症状。之后的几天,身体适应了不少,但脚后跟持续疼了一个多月。“开始感觉特别煎熬,每天起来都觉得脚后跟很难着地,不过,每天训练都不间断。”项旭鋆说,“只能咬牙坚持,一个多月就这样过来了。”

       作为挂枪方队,排面间隔在1.2米左右,踢举的高度是30厘米。为保证步幅准确,距离准确,排面整齐,训练时得拉线子、量尺子,除了排面的三大线——帽线、枪线、腿线,还有下颚线、枪口线、上手线、下手线、脚尖线等。此外,在基础的身体力量训练上,为了锻炼腿部力量,队员会绑上沙袋,进行踢沙袋训练。

       阅兵式训练,不仅是身体上难以坚持,还有来自环境和心理的压力。夏天的北京,气温炎热。训练场上,地表温度达到60多摄氏度,有些人站着站着就晕了。一天训练分三次,每次训练完都要换衣服,换下的衣服都能拧出汗水。最初,大家都抱着满腔热血投入训练,但后面练着练着就觉得有些枯燥乏味。“其实我有想过放弃,那时候我动作不太好,教练总会指出我哪里不好,但我已经很努力了。”项旭鋆说,心理承受的压力也不小,担心自己动作不够好。跟好的人比起来有差距,好像自己怎么练都做不到,特别郁闷。

       战友的鼓励让他坚持了下来。战友说,连教练都没有放弃他,自己不可以放弃自己。要想象阅兵当天的画面,尤其是走过天安门的那个精彩亮相的时刻。

       一天天踏实的训练下,项旭鋆克服了身体和心灵上的困难。到了八九月份,他的动作也顺畅起来。“看到大家训练得这么努力,自己就只能狠下心来参加训练,一点想放松的想法都不敢有。”项旭鋆说,训练开始前半个小时挺难熬的,等到汗流出来,就感觉浑身舒畅,更好地投入一天的训练。

       阅兵前一天晚上,大家基本上都没怎么睡,特别兴奋,训练了7个多月,终于等来了这一天。10月1日,项旭鋆和他的战友们走过天安门,“我在方正的第11排面第24名,走过天安门的那一刻我什么都不敢想,只敢盯着前一名的帽顶看,完全专注自己的方队,走过天安门才发现自己走过去了。过了天安门,我们就直接坐大巴到训练场。跟家里人联系上,才知道亲戚朋友都对着电视看阅兵式。找我在哪里,家人都沉浸在激动的氛围中。”

       火箭军方队走过天安门的视频时长1分45秒,在1分15秒的时候,项旭鋆出现在荧幕上。这段视频被他的家人看了一遍又一遍,家人为他而感到自豪。

感恩军营生活自己养成了好习惯

       10月17日,项旭鋆从部队退役,回到了久违的校园。一到寝室,就打扫个遍。“在军营习惯打扫卫生了,看到寝室不干净,就很想去扫干净。也习惯整理内务,习惯早起。军营给了我很好的锻炼,让我养成很多好习惯。”项旭鋆说,刚开始在学习上还有点不习惯,毕竟两年没有学习了,后来慢慢适应了,学习上还要付出点努力才能赶得上。

       到了新环境,项旭鋆和同学都相处得挺好。最近班上练合唱,大家都不敢唱出声来,项旭鋆在军营拉歌习惯了,就唱得很大声,渐渐把大家的声音都带起来了。合唱中,班里同学更加团结了。

       在室友林振宇眼中,项旭鋆是学习的榜样。“他给我们起到了一个模范的作用,他平时主动给寝室打扫卫生,非常勤劳,非常负责,值得我们学习。”

       项旭鋆给自己设定了短期的目标,他想通过努力,慢慢地把需要学习的课程都掌握了,再考虑未来的方向。

       看到校园中飘扬的五星红旗,项旭鋆会停下来敬个礼。他说:“我会永远记得这两年在军营的点点滴滴,参加阅兵式将是我这辈子最珍贵的回忆。”


来源:兰溪新闻网



编辑:蒋红跃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