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晚报:悬崖上的光芒,在嘉兴绽放
日期: 2019-11-11 作者: 供稿单位: 第7版:文体新闻

      “悬崖村”位于四川大凉山腹地,因山上的村民靠攀爬搭在悬崖峭壁上的落差达800米的12段218级藤梯来维系和外界的联系而得名。你看到了“悬崖村”险峻的风景的同时,有没有想过凉山的孩子们一样有着灿烂的笑容和绚丽的笔触?

  前天,由荻原美术馆、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主办的“悬崖上的光芒——凉山艺术公益展”开幕,馆方在通过文献资料、影像作品等展现凉山当地民族风情和人文现状的同时,更特别展出了来自凉山的彩铅儿童画,让悬崖上的光芒在嘉兴绽放。同时,一批公益装置艺术作品,也将呈现在参观者面前。

  消除贫穷,需要的已不单单是经济上的援助,荻原美术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社会教育”尤为重要,“儿童教育”更是成为帮助凉山从根本上摆脱困境的希望所在。

  展出的97幅摄影作品,以纪实的视角展现了凉山悬崖之上彝族人民特别是彝族儿童的生活教育现状,记录了凉山孩子们从田野走进校园发生的改变。而在孩子们的画里,观众则能直观地看到孩子们对家乡的珍爱和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装置作品《七彩繁星》里,参观者能够感受到来自大山深处悬崖上单纯但闪亮的童真、质朴的微笑。来自大凉山的彝族音乐人莫西子诗的音乐,则让悬崖上的光芒有了声音,观众能在展览现场完成一段“隔空”聆听音乐的美妙之旅。对于装置作品《陪伴》,创作团队把之理解为孩子与父母,更理解为外界对凉山孩子们的帮助,希望这种爱意,持续闪光下去。

  现就读于上海海事大学的曲莫沙子同学和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的王智芬同学也来到了现场,热情地向在场嘉宾们介绍了自己的家乡,也感恩每一位爱心人士的付出。是社会的关爱让他们的家乡建设得越来越好,也让他们有机会走出大山,接受高等教育。

  “爱与艺术是可以跨越时空距离和文化鸿沟的。”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理事、副秘书长唐韵鹏鼓励大家带着平等的眼光去看这些凉山的孩子们。

  展览将持续至12月6日,感兴趣的市民可以去荻原美术馆免费参观。


文章来源:《南湖晚报》(2019-11-11  第7版)





编辑:蒋红跃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