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倡导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研究、记录社会的发展变化,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2019年2月,国务院参事室社会调查中心会同新华网、腾讯网联合发起第三届“费孝通田野调查奖”征文活动。
本届征文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截止到2019年9月,共收到稿件近4000篇。作品内容涉及面广、时效性强,体现了作者们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
征文活动组委会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制定了客观、严格、科学的评审办法,组织权威专家和学者,经过初评、复评、终评、学术原创性检测等环节,评选出第三届“费孝通田野调查奖”一等奖5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20篇、优秀奖18篇。
现将评奖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从2019年11月27日起,至12月5日止。如有异议,请于公示期间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向征文活动组委会反映。
电话:010-65226316
电子邮箱:cssdczx@vip.163.com
一等奖作品
1、作品:乡村振兴中的可视性政体、资本亲和与小农排斥——基于枫林镇田野的人类学反思
作者:谭同学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
2、作品:“中国第一农民城”龙港镇跟踪调查——从“小城镇 大问题”到“小城市 大问题”
作者:徐振宇;李人庆;贺宁杉;杜文萧;孙振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财经大学
3、作品:悬停城乡间的“蜂鸟”——城市快递小哥群体调研报告
作者:廉思教授课题组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4、作品:长三角地区居家智慧养老调查与发展建议
作者:马继迁;翟进;汪玲萍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
5、作品:从嵌入到耦合:精准扶贫视野下乡村治理权力结构变革——来自云南省S市X村的实证考察
作者:王殿玺;陈富军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二等奖作品
1、作品:授权式协商:传统乡村矛盾纠纷的治理逻辑及当代价值——以鄂西余家桥村“说公”为例
作者:李华胤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2、作品:“不加班不成活”:互联网知识劳工的劳动生态——关于互联网UI设计师的质性研究
作者:侯慧;何雪松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社会学系;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3、作品:生命礼物的流动:从器官捐献的决策到器官移植的接纳
作者:彭博;蒋继贫;曾梦君;王心强;王平;潘青山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法学院
4、作品:文化为魂:鱼鳞图册等历史文献视野下的古城古村保护与开发——以金华地区为中心
作者:余承霖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5、作品:“数字管理”下的劳动:平台经济劳动管理研究——以北京中关村“饿了么”外卖骑手管理为例的研究
作者:陈龙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6、作品:谁在保卫北上广的菜篮子?——我国东部城郊代耕菜农的夫妻生产力
作者:黄志辉;罗惠翾;陶慧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7、作品:属地责任制下的谋利型**:生成机制与治理逻辑
作者:郑永君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
8、作品:资本之矛与劳工之盾——我国家政工情感劳动的本土化模式研究
作者:梁萌;李坤希;冯雪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9、作品:摇铃铛的摆渡人——基于上海市非正式废品回收者的调查
作者:丁志文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10、作品:能人回乡、村民入股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探索——基于鄂中林村的调查研究
作者:简丰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
三等奖作品
1、作品:挑战与化解:一个乡村债务的基层调查
作者:高鸣;宋洪远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2、作品:“分离”的共同体:网约车司机社交媒体使用的网络民族志研究
作者:李沙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3、作品: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13省480村田野调查
作者:张立;何莲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
4、作品:三和围城:新生代农民工非正式就业群体的生存状况——基于深圳市三和人才市场周边地区的一项田野调查
作者:姚金辛;湛璐铭;杨松涛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5、作品:社会质量、结构要素与村庄治理——来自D村的案例叙事
作者:詹国辉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6、作品:新型城市化的时空社会学分析——以“佃种异乡”现象为例
作者:吴海琳;陆兵哲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7、作品:反思“基层疲惫”:精准扶贫制度的运作、困境及对策
作者:张舜杰;张恒宇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8、作品:彩礼和买房:婚姻支付变迁的微观机制
作者:余朋翰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9、作品:寿光之光——来自山东省寿光市的蹲点报告
作者:瞿长福 管斌 吉蕾蕾
作者单位: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10、作品:资源动员与胁迫发展——基于宁夏土地流转的实地调查
作者:罗强强;赵佳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政法学院
11、作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的功能和意义——基于甘肃文县铁楼藏族乡的人类学考察
作者:王艳 闫婧华 朱杰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规划研究所
12、作品: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能人经营村庄与农民被边缘化
作者:舒丽瑰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13、作品:农村公共品供给结构性失衡的发展演变—中部三村比较例证
作者:李尧磊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14、作品:赡养缺位与反贫困:有子不养的农村老年贫困户养老透视——基于G省J县调研的个案分析
作者:李勇进;李珊珊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15、作品:非遗后时代手艺新村建设的田野考察报告——以潍坊杨家埠村为个案
作者:荣树云
作者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16、作品:新时代如何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浙江龙游“村情通”的探索与启示
作者:康晓强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
17、作品:中西部地区的投融资困境与对策
作者:姚云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18、作品:以“新刚需”为导向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多元化创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田野调查
作者:安鑫怡
作者单位:北京智慧橙子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19、作品:嵌入性视角下的医疗产品信任与消费——以HPV疫苗消费为例
作者:贾晓菲
作者单位:剑桥大学
20、作品:老屋的来路与归途–从老屋看古村落文化的变迁与发展
作者:杨紫陌(指导老师:张韬)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优秀奖作品
1、作品:专业嵌入关系:行政脱钩改革中社会组织发展质量的提升路径
作者:薛美琴;马超峰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系;南京林业大学社会学系
2、作品: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新变化与对策建议——基于“百企”实地调查的分析
作者:杨志明;鲍春雷;张一名;李付俊;韩巍;杨洋
作者单位:中国劳动协会课题组
3、作品: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对内蒙古杭锦后旗番茄产业农企利益联结模式的调查分析
作者:吴天龙;王欧;习银生;高鸣;何安华;姜楠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4、作品:困境中的曙光:大病网络众筹对农村“因病致贫”风险的影响研究——来自江苏省的田野调查研究
作者:张成;杨小忠;李兴华;李杏;陈玉遥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江苏省发展改革委服务业处;南京财经大学科研处
5、作品:共享经济下,“集体”意识难觅,劳工权益谁来保障?——以滴滴司机群体为例
作者:陈芳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6、作品:项目进村与微治理:村民小组治理何以有效?——基于涉农项目落地的多案例考察
作者:向勇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
7、作品:广州中非家庭的子女抚育策略与社会认同研究
作者:周阳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8、作品:填补“结构洞”: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的治理机制——鄂西L镇的个案研究
作者:李壮;曹聪敏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9、作品:能量学视野下的乡村社会变迁与土地可持续——基于世遗古村落河坑村的田野调查
作者:袁晓梅;朱锦心;关蓓婷;李凌;刘斯曼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10、作品:为情所困——华北某省农村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文化解释(2002-2014)
作者:高美慧;佟树华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社会学系;内蒙古自治区警官学校
11、作品:社会转型中的人民调解制度——基于定州人民调解工作的田野调查研究
作者:孙书彦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12、作品:网络时代背景下基层政府面临的新治理困境——基于对驻马店市上蔡县的调查
作者:赵祥云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13、作品:空间重构视角下拆迁再置社区的变迁及治理研究——以N市HS社区为例
作者:杜培培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14、作品:讨价还价与互通共融:基层权力非正式运作的新尝试 ——基于某服务型项目在北京D镇农村落地的案例研究
作者:孙薇薇;董凯悦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
15、作品:油坊营村2020的向往
作者:王化军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文史研究馆
16、作品:贫困乡村产业发展实践调查与发展机制研究——基于贵州省修文县岩鹰山、崇恩两个村的田野调查
作者:熊德斌;李佳欢;王雪纯;华南;余嘉淇;石聪;彭仕兰;欧阳洪姝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17、作品:基层扶贫中的“问题户”:生成逻辑与应对机制
作者:张照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18、作品:革命老区贫困县脱贫工作的调研报告—-以江西省上犹县为例
作者:邹宇春,杜慧平,毕林,贾聪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与服务局联合课题组
编辑:蒋红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