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日报:高品质生活需要心理咨询
日期: 2020-03-10 作者: 供稿单位: 第12版:现象

高品质生活需要心理咨询

记者 孙媛媛

一场疫情,让心理咨询进一步走进大众视野,成为抗疫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采访了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李伟健教授,请他解读疫情下大众对于心理咨询的需求变化。

问:面对这次疫情中产生的各种心理和情绪问题,个人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寻求心理援助?疫情结束后,心理咨询的相关渠道是否会更多元化?

答:这段时间,全国各省心理学会、心理卫生协会都推出了心理援助咨询热线,众多有心理学背景的志愿者踊跃参与。我市高校、医院等单位的心理援助平台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心理援助网络。有需要的市民可以拨打心理援助热线,或到设有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的医院进行咨询,也可进行居家自助和线上咨询。一般情况下,心理咨询强调要面对面进行,但今后线上心理咨询的功能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巩固。

问:在这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心理咨询与辅导起到了一个怎样的作用?大众对于心理咨询的接纳度是否有变化?

答:心理咨询和辅导起到了营造积极氛围,调动身心正能量的作用,从而有助于提高群众的抗疫能力。从社会安定层面上讲,负面情绪若得不到及时释放和疏导,可能会产生个人以及集体的非理智行为。因此,确保人们对疫情的正确认知以及拥有平稳的心态有助于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大众的需求是心理工作前行的助推器。每历经一次灾难的考验,都让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呈现一次跨越式发展。在2006年的桑美台风危机干预中,除当地心理老师外,全省仅浙江师范大学和省心理卫生协会两支队伍参与。汶川地震中,前去参与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的心理专家人数就增加了不少。

心理危机干预被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全国各地的心理咨询工作者都勇敢地站出来,为共同抗击疫情、维护广大群众心理健康挑起重担。由于这次疫情的特殊性,长期宅家关注过量的疫情信息易引发负面情绪,同时也提高了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群众对心理咨询的重视和信任程度有明显提升。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心理咨询和疏导是人们高品质生活的需要,咨询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可以预见,经历这次疫情的洗礼,心理咨询会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在人民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问:经过这次疫情的考验,针对危机干预的心理咨询体系的建设,有哪些做法值得肯定,还将从哪些方面进行完善?

答:很多心理咨询师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全国性的自发力量得到充分体现。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值得充分肯定。但是,危机干预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下好整盘棋,还需总体机构的统筹运作,分层分类推进工作。作为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委员会的一员,我了解到,这项工作已在着手推进。对心理咨询行业进行正规化管理也是为了给群众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保障。


有一种帮助,叫心理咨询

     邢少红

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李伟健教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有句话说得特别好:“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心理咨询和辅导是人们高品质生活的需要,咨询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

经历过大灾大难之后,心理咨询渐渐为大众熟悉和接受。尤其是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从国家层面倡导并建立了心理疏导支持体系,全国的心理咨询师应声而动,有序地投入公益护心行动。从权威心理专家到普通心理咨询师,化身一条条暖心热线的接听员,开展针对受疫情影响人群的心理援助,帮助人们修复创伤感受,穿上“心理防护服”。

然而,心理咨询和辅导要真正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让人们在有问题的时候积极自觉地寻求心理疏导,应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们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烦恼和不同程度的紧张。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发展时期,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2019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出版的国内第一本心理健康蓝皮书发布,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有心理问题的人数占比在15%左右,3%的人群已存在重度心理疾病,老年人79.6%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很长一段时间里,一个人如果说要去寻求心理咨询,可能会被别人贴上“你是不是脑子有问题”、“精神出问题了”等不公正的标签,与此同时,大家容易把心理咨询师与“心理医生”“精神科大夫”等词混为一谈。事实上,这种现象或偏见至今也没有完全消除。对很多人来说,心理咨询仍然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会有不少人觉得,有病才去咨询吧,或者是觉得去寻求咨询说明自己不够坚强。

这是一个必须要解开的心结。对此,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发布的《心理健康素养十条(2018年版)》第三条中有着明确的表述: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积极求助本身就是一种能力。有人总结过,接受心理咨询的人至少有以下的特点:第一,有相信别人的能力;第二,遇到问题积极寻找解决方案的能力;第三,敢于面对自己的能力,即使面对和承认自身问题时可能多少会带来自尊的损伤——这是需要勇气的。

要跨出这一步,或许很难。我非常喜欢豆瓣一位年轻网友的留言,她说:“我觉得接受心理咨询就像是去美容院美容或者护肤,区别只不过是对心理的保养罢了。让自己的内心更强健,从容应对更多的人事物,我觉得很酷。”

或许,这个春天之前,很多人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仅停留在书本上或影视剧的镜头里,甚至以为心理咨询就是聊天。在这个春天之后,当你被消极情绪包围,需要精神支持的时候,请记得,有一种帮助,叫心理咨询。


来源:《金华日报》(2020-03-10   第12版:现象)



编辑:蒋红跃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