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许健楠报道 “老师好!我叫叶俏,来自浙江师范大学,专业是翻译专业。本科期间,我确定了职业方向,是英语教师……”
这名大四学生参加的是学校组织的春季招聘会,然而,她并不在招聘会现场,而是在自己的家里参加面试。
近日,浙江师范大学的“云招聘”上线,原计划在3月举行的春季招聘会从线下搬到了线上,摇身一变成了2020届毕业生春季“空中双选会”。
虽然是新生事物,这场“空中双选会”的人气还是相当火爆,吸引了大批招聘单位和应聘学生。本次“双选会”共有657家单位报名参会,提供岗位数34275个,共有2563名校内外学生报名,投递简历6100份,涉及教育、IT、银行、医药工程等多个行业领域。
对于参加“空中双选会”的叶俏来说,这是一次很特别的体验:“在熟悉的环境里接受面试,感觉像是在主场作战,不会那么紧张。”
原本,她已经确定去一所中学实习,因疫情影响,实习由线下转为线上。此外,她一直锻炼自己的翻译能力,为春季招聘会做好准备。在半个小时的面试过程中,她的感受还是比较轻松和愉快的。
“上海的一个学校通知我面试过了!”参加“空中双选会”的应聘学生卞世香很快就接到了一个好消息。在她看来,“云招聘”与现场招聘会相比,只是渠道和方式的改变,最终还是得考验应聘者的真才实学,以及是否符合招聘单位的要求,最核心的东西不会变。
这次“双选会”,有的企业直接通过直播平台面试,也有的企业用电话面试,或者通过微信笔试,形式多样。叶俏表示:“技术发展让线上招聘变得方便,不用人挤人,也不用一个个跑。”
据了解,穿越空间的“云招聘”不仅给应届生带来便利,也让企业降低成本。“以往春招,学校场地最多只能放两三百个席位,这次参加的企业有600多家,翻了一倍。”浙师大职业发展与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马莉说:“这场‘云招聘’涵盖了内蒙古、黑龙江、海南等20多个省份,这在以前是没有的。”
对很多应届生来说,“云招聘”不用面对一排面试官,在熟悉的环境里更容易发挥出好状态。不过卞世香也表示,“云招聘”有诸多好处,也有一些局限性,比如限制了她展示体育方面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招聘也是双向选择的过程,招聘单位对应聘者有意,反过来应聘者也要考察这家单位是否符合自己的求职意向,签订聘用合同之前,她还会到单位实地参观,并与学校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
为帮助毕业生们在这个特殊的春天找到适合的工作,浙师大出台多种政策助力学子“云就业”。启动邮寄、线上咨询等远程就业指导服务;将职业能力提升课程搬到空中课堂,先后推出“就业求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疫情背景下网络求职的方法和攻略”等直播课程,点播量达2万余人次;举办“云起龙骧 才聚龙湾”双线招才专场等行业线上招聘会,之后还将继续推出校友专场、地市专场等线上招聘活动。
在“云招聘”之前,学校每周五举办的“空中宣讲会”算是“云招聘”的前奏,该校学生李慧珍就通过“空中宣讲会”拿到了一家知名证券公司实习资格。在她的帮助下,不久后另一名同学也顺利进入同一家公司实习。
来源:《浙江工人日报》( 2020-03-30 00003版:创业)
编辑:蒋红跃